当期目录

        
    2001年 第37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01-03-20
    末端硫醇化聚乙二醇分子自组装膜及复合膜的表面形态研究
    侯士峰,李启广,刘忠范
    2001, 37(2):  145-148.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利用AFM技术研究了聚丙烯酸在末端硫醇化的聚乙二醇分子自组装膜表面形成复合膜的表面形态及影响因素,发现溶液浓度和离子强度对复合膜的表面形态及粗糙度有较大影响。
    大体系中局域活性泛函空间的构造方法和程序
    戴瑛,黎乐民
    2001, 37(2):  149-152.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报道了从大体系的密度矩阵出发构造定域于指定局部的活性泛函空间的方法和程序。将大体系划分为中心区和环境区,活性泛函空间包含中心区的基函数及与其有相互作用的环境区轨道,容纳整数个电子,构成大体系的一个相对独立的子体系,可以在其中进行独立的量子化学计算。通过计算镧系氯化物和水合离子的4f电子数等对所编程序进行了验证。
    DNA与水溶性C60衍生物的相互作用
    方鹏飞,赵元弟,庞代文,陈远荫
    2001, 37(2):  153-156.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发展了一种新的研究方法,即DNA修饰金电极表面电化学方法,结合紫外光谱研究了一种水溶性C60衍生物——C60乙醇胺加成物与ds DN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富勒烯衍生物是以DNA双螺旋的大沟为作用靶点的。
    苯胺电聚合过程动力学的现场电化学SPR研究
    亢晓峰,程广金,董绍俊
    2001, 37(2):  157-160.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将电化学与表面等离子体激元共振(SPR)光谱技术结合起来,首次应用于研究金电极上聚苯胺(PAn)的动力学增长过程。在PAn膜的形成过程中,发现SPR的动力学曲线随电位的变化而发生连续的振荡。这种电位调制的SPR动力学曲线的振荡归因于电极表面电子密度的变化。SPR动力学曲线的变化趋势表明,PAn膜的增长过程经历了3个不同的动力学阶段。在膜增长的第1阶段,膜增长速度与苯胺浓度的一次方和膜厚的平方根成正比。在膜增长的第2阶段,由于三维增长、膜降解等因素,增长速度明显减小。在第3阶段,膜的降解处于主要地位,PAn膜呈现负增长。不同电聚合方式具有不同的增长速度,并且产生了不同的膜结构和性质。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存在下氯化血红素催化性能的研究
    郭忠先,李元宗,沈含熙
    2001, 37(2):  161-166.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了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存在下氯化血红素(Hemin)类似过氧化物酶的新型催化活性。在pH 8.0~8.9氨性缓冲介质中,Hemin催化溶解氧氧化溴邻苯三酚红的褪色反应。在SDBS和30%乙醇的增效作用下,催化体系服从Michaelis-Menten方程。用Lineweaver-Burk作图法求得米氏常数、催化常数和专一性常数分别为3.7×10-5mol/L, 0.64s-1和1.7×104L·mol-1·s-1。对机理进行了讨论。利用该催化体系,用反应平衡法和动力学法均可分光光度定量Hemin, 线性范围为2.0×10-8~6.0×10-7mol/L,检测限为2.5×10-9mol/L。
    中子活化法研究叶绿体中的稀土元素
    张智勇,王玉琦,李福亮,柴之芳
    2001, 37(2):  173-175.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用中子活化分析测定了油菜叶绿体中的稀土元素含量。结果表明叶绿体中含有微量稀土,其含量相当于每个稀土原子对应约2000个叶绿素分子,低于Fe, Mn, Cu等必需元素。
    碳酸乙烯酯(EC)增塑的(PEO)16LiClO4聚电解质电导率的研究
    钱新明,古宁宇,程志亮,杨秀荣,董绍俊
    2001, 37(2):  182-185.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交流阻抗方法对EC增塑的(PEO)16LiClO4聚电解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PEO)16LiClO4/EC体系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及PEO的结晶度(Xc)降低,电导率(б)增加,且б与温度(T)的关系符合Arrhenius行为。提出了离子导电聚电解质/不锈钢(SS)这种结构的界面双层结构和交流阻抗谱图的模拟等效电路。
    小波变换与神经网络结合用于示波计时电位测定
    郑建斌, 张军,刘辉,仲红波,李关宾,陈立仁
    2001, 37(2):  167-172.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首次将具有数据压缩功能的小波变换与神经网络相结合用于Pb2+等金属离子的示波测定。与反弹传播神经网络、小波神经网络相比,本方法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和更少的收敛迭代次数。这一方面是因为使用经小波压缩后的信号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压缩后的信号不仅提取了原信号中的特征信息,而且使网络输入的数据点数大幅度下降,大大提高了网络的运算速度。另一方面,由于选用了较高次分解所得的高频部分作为网络输入,从而即使在原始信号中含有较高的嗓音时也能获得较高的预测准确度。因此,将具有压缩功能的小波变换与神经网络相结合的方法必将得到广泛的应用。
    肾上腺素电氧化生成肾上腺素红的反应动力学研究
    张占军,李经建,蔡生民,吴锡尊,张文智
    2001, 37(2):  176-181.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为主要手段,研究了肾上腺素电氧化生成肾上腺素红的反应动力学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该反应具有一级反应的动力学特征,且反应的表观反应速率常数的平均值为1.921×10-4s-1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免疫传感的放大检测研究
    裴仁军,汪尔康,杨秀荣
    2001, 37(2):  186-191.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免疫传感器是一类相对新型的免疫检测技术。将链霉亲和素-生物素系统用于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免疫传感的信号放大,实时检测了人免疫球蛋白G(hIgG)的蛋白浓度。发生免疫反应的传感片和生物素化抗体反应后,传感片表面的一层生物素分子随后与链霉亲和素-生物素化抗体复合物中的链霉亲和素的活性位点发生亲和反应,从而使传感片表面特异健合的物质质量显著增加,大大提高了免疫检测的灵敏度和检测限。免疫反应经放大后,可检测0.005~10μg/mL浓度区间内的hIgG。
    乙酰基取代的卓酮和卓酚酮化合物与芳醛缩合反应的研究
    高文涛,郑卓,陈惠麟
    2001, 37(2):  205-209.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寻找具有生理活性的Troponoids,选择3-乙酰基卓酚酮1和2-乙酰基-7-甲胺基卓酮6与3,4,5-三甲氧基苯甲醛等取代醛反应得到缩合产物2~5,7~9;缩合产物3-(3,4,5-三甲氧基)肉桂酰基卓酚酮2和3-(3,4-亚甲二氧基)肉桂酰基卓酚酮4与羟氨和苯肼进行缩合成环得到苯乙烯基取代的缩杂环卓酮化合物10~13;化合物1与3,4,5-三甲氧基苯甲醛在原甲酸三乙酯和高氯酸存在下反应一步得到2-(3,4,5-三甲氧基)苯基-4,9-二氢环庚并吡喃-4,9-二酮14。以上化合物2~5,7~14的结构经光谱分析和元素分析予以证实。
    应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研究白血病骨髓血红细胞
    高体玉,慈云祥,付爽,王德炳
    2001, 37(2):  192-196.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了急性粒细胞白血病(AML)和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患者的骨髓血红细胞的红外光谱差异性:与CML红细胞相比,AML红细胞酰胺Ⅰ带较宽;1540cm-1与1 084cm-1吸收峰面积之间的比值较低,范围较窄。该结果提示AML和CML骨髓血红细胞系中有核红细胞的数量分布不同,同时提示骨髓红细胞的成熟可能与白血病细胞的增殖有关。骨髓血细胞的红外光谱的差异性对白血病的分析和评价具有重要的意义。
    基于双水相体系的KAu(CN)2分配行为
    张天喜,李文钧,周维金,高宏成,陈景,吴瑾光
    2001, 37(2):  197-199.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报导了KAu(CN)2在聚乙二醇(PEG)/硫酸钠双水相体系中的分配行为。实验考察水相金浓度对KAu(CN)2分配影响。结果表明:富硫酸钠相(下相)的KAu(CN)2几乎全部转移到富PEG相(上相)。在上相,随KAu(CN)2含量增加,电导率下降。FT-Raman光谱表明,KAu(CN)2与PEG可能没有强的相互作用。双水相体系为金分离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Al2O3或TiO2掺杂的ScSZ固体电解质纳米晶薄膜的制备及表征
    张亚文,杨宇,金舒,田曙坚,李国宝,贾江涛,廖春生,严纯华
    2001, 37(2):  200-204.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利用溶胶-凝胶旋涂法,在单晶硅基片(100)上分别制得了厚度约为0.31μm的(Al2O3)0.10(Sc2O3)0.08(ZrO2)0.82和0.36μm的(Sc2O3)0.125(TiO2)0.175(ZrO2)0.70固体电解质纳米晶薄膜。烧结实验结果表明,两种薄膜均在650℃以上开始晶化,温度越高,晶化越完全,在800℃可完全晶化;所得纳米晶颗粒呈纯的萤石结构立方相;铝和钛掺杂的纳米晶颗粒的平均大小分别为47和51nm。铝掺杂的薄膜非常均匀致密,然而,钛掺杂的薄膜存在少量微气孔。
    合成气制备乙醇Rh-Mn/SiO2催化剂中活性金属表面结构的表征研究
    马洪涛,王毅,包信和
    2001, 37(2):  210-214.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原位EPR,TPSR和NMR等表征手段研究了乙醇合成催化剂Rh-Mn/SiO2的性质,结果表明,活性金属铑及锰经浸渍法担载于载体上后即与表面羟基作用使金属固定在氧化硅的表面上,保证了高度分散活性金属的稳定性;高度分散中的铑锰相互结合,构成了乙醇合成中的高活性位;研究发现表面硅羟基在催化剂制备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芳香氨基酸及其肽光电离、SO4·-氧化与光敏化过程的比较研究
    宋钦华,徐业平,俞书勤,马兴孝
    2001, 37(2):  215-220.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运用激光闪光光解瞬态吸收光谱研究了色氨酸(Trp)、酪氨酸(Tyr),苯丙氨酸(Phe)和二肽(Trp-Tyr)光电离和被SO4·-单电子氧化的过程,表征了反应过程中生成的自由基,并与丙酮光敏化生成的自由基进行了比较。三者不同之处是,Trp和Tyr光电离分别生成氮中心的吲哚自由基和酚氧自由基;丙酮光敏化除生成上述自由基外,在敏化Trp光解体系还观察到Trp激发三重态,丙酮三重态与Phe没有作用;在SO·-4单电子氧化体系,分别在Trp的吲哚环、Tyr的苯环上加成生成加成产物,其中Trp尤为显著;Phe的光电离与SO4·-氧化体系结果一致。在二肽Trp-Tyr的光电离和光敏化体系中观察到自由基的转变过程,Trp/N·-Tyr→Trp-Tyr
    /O·即分子内的电子转移过程;而SO4·-单电子氧化体系没有观察到这种转变。
    Ce-Y-O固溶体及其PdO/Ce-Y-O催化剂的制备,表征和CH4氧化性能
    罗孟飞,单文娟,李美俊,鲁继青,李灿
    2001, 37(2):  221-225.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柠檬酸溶胶-凝胶法制备了Ce-Y-O固溶体,并用XRD和Raman对Ce-Y-O固溶体的物相结构进行了表征,发现当n(Ce)/n(Ce+Y)(摩尔比)≥0.6时,Ce-Y-O固溶体为面心立方结构,而n(Ce)/n(Ce+Y)≤0.5时为体心立方结构。固溶体的生成有利于提高氧化还原性能。Ce-Y-O固溶体担载PdO催化剂的CH4氧化活性表明,n(Ce)/n(Ce+Y)对担载PdO催化剂的CH4氧化活性影响很大,当n(Ce)/n(Ce+Y)=0.8时催化剂活性最高,CH4转化率50%的温度为350℃,完全转化温度为600℃。
    基于荧光猝灭原理的光纤化学传感器在线监测水中溶解氧
    李伟,陈曦,庄峙厦,孙大海,王小如
    2001, 37(2):  226-230.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利用氧分子对芘丁酸的荧光具有猝灭作用的特性,构造出基于荧光猝灭原理的光纤氧化学传感器。就用于水中溶解氧在线监测的光纤光谱仪的搭建、传感探头的设计及传感膜的制作进行了探索,并对传感器的响应性能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以三醋酸纤维素为固相支持剂、邻苯二甲酸二辛酯为增塑稳定剂、芘丁酸为分析物识别器制备的传感膜对溶解氧的响应具有良好的可逆性,稳定性,较快的响应时间和较长的使用寿命。与标准法相对照,用本仪器系统测定了不同盐度的人工海水中的溶解氧浓度,两种方法在不同浓度水平下的溶解氧测定值均无显著性差异。本法的日内和日间RSD在2.4%~6.1%之间。
    水玻璃相中制备纳米CdS及结构表征
    刘孝恒,梁春香,李丹,杨绪杰,陆路德,汪信
    2001, 37(2):  231-234.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室温下将Cd(NO3)2溶液滴加至水玻璃与Na2S混合溶液中,搅拌6h后经处理得CdS细粉。XRD检测表明它们的主要晶型趋于立方ZnS型,平均粒径为1.4~3.7nm,其颗粒尺寸受水玻璃浓度的控制;TEM检测显示CdS结晶颗粒包裹有非晶态CdS,其CdS粉体呈较好的分散性;光谱分析结果表明所制备纳米CdS的能隙约为3.1eV,吸收光谱所产生的红移荧光现象可能与晶体CdS包裹有非晶CdS有关。
    苯胺的无电聚合
    廖川平,孙世刚,周绍民,姚士冰
    2001, 37(2):  235-238.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提出了一种新的聚合方法——无电聚合。在没有外电流的情况下,溶液中的苯胺分子在具有催化活性的铂或钯基底表面上被溶解氧氧化为聚苯胺膜。与化学镀的原理类似,苯胺的无电聚合反应过程包含阴极半反应和阳极半反应两个电化学反应。
    子群量子化和位置投影算子方法及其对富勒烯的应用
    黎安勇
    2001, 37(2):  239-243.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对于哈密顿的对称群的量子化子群,可以定义一个位置投影算子,来从具有该子群对称性的轨道产生完全的对称性匹配轨道。基于位置投影算子,提出了一个系统的方法,用来按照分子的最大对称群,彻底地分解π电子共轭体系的哈密顿。这种方法已经用于系统地研究具有二十面体群、四面体群和二面体群对称性的各富勒烯同系列,并且得到规律性的结果。
    用分子复制法制备具有分子识别功能的高分子膜
    王红英,吕秋丰,曹少魁,孙宏
    2001, 37(2):  244-250.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将分子复制法应用于功能性高分子膜的制备中,以1,3-二甲基黄嘌呤(茶碱,THO)为模板分子,含有成膜骨干残基和功能残基的丙烯腈-丙烯酸的共聚物为膜材料,用相转化沉淀法制备了具有THO分子识别功能的高分子膜。FT-IR及NMR测试结果表明:制备的高分子膜中,THO模板分子和膜中的丙烯酸功能残基存在着氢键键合作用。大量的极性醋酸水溶液可抽出膜中的模板分子。THO溶液和与模板分子具有相似结构的1,3,7-三甲基黄嘌呤(咖啡因,CAF)溶液的基质透过实验结果:进入膜结构中THO分子的量远大于CAF分子,这表明制备的高分子膜具有THO分子识别功能。实验结果还表明:进入膜结构中THO分子的量与相转化沉淀法制膜时刮膜液中模板分子的添加量成正比。
    L-丙交酯的制备及其热稳定性能的研究
    葛海雄,隋峥嵘,潘孝春,崔照云,姜标
    2001, 37(2):  251-254.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对聚丙交酯的合成和热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单体重结晶次数、辛酸亚锡浓度、聚合时间等条件均是影响聚合物特性粘数的重要因素。热稳定剂对聚丙交酯的分子量几乎没有影响。优化聚合条件可以获得粘均分子量大于200000的聚丙交酯材料,聚合结果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实验表明在高于聚合物熔点温度以上,聚丙交酯表现出热不稳定性。热稳定剂ULTRONOX 626A能够有效降低聚丙交酯的热降解幅度。
    青蒿素及其衍生物的电化学性质研究 Ⅱ
    氯化血红素存在下的青蒿素还原机理
    陈扬, 朱世民,陈洪渊
    2001, 37(2):  255-260.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用电化学方法研究了青蒿素与氯化血红素之间的相互作用。青蒿素在玻璃碳电极上于-1.08V处能发生一个2电子转移的不可逆还原。即使在低至4.0×10-8mol/L氯化血红素存在下,青蒿素仍可被催化还原,阴极过电位降低了600mV。配合物EDTA-Fe(Ⅲ)具有类似氯化血红素的催化性质,它降低了QHS阴极过电位590mV。在这个体系中,青蒿素在碳电极上的还原是一个借助于氯化血红素催化的还原过程,氯化血红素的存在降低了青蒿素还原活化能,促进了青蒿素的分解。文中讨论了该反应的还原机理。
    一个奇特的配位高分子——三腿梯子{Zn3(Ac)4(4,4′-bpy)3[N(CN)2]2}n的合成和结构
    孙柏旺,王哲民,高松
    2001, 37(2):  271-272.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合成了配位高分子{Zn3(Ac)4(4,4′-bpy)3[N(CN)2]2}n,并用X射线衍射表征了其结构,结构包含一个独特的三腿梯子。晶体参数:单斜,空间群C2/c, a=21.6034(13), b=11.4566(7), c=17.7982(12)Å, β=104.245(4)°,V=4269.6(5)Å3, Z=4, Dc=1.607Mg/m3, μ=1.741cm-1R1=0.0506, wR2=0.0877。Zn(Ⅱ)原子位于梯子扶手和横栏的交点,两侧的Zn(1)原子具有三角双锥配位环境位,中间的Zn(2)原子呈八面体配位环境。
    渤海柱状沉积物中烃类化合物的分布
    吴莹,张经,于志刚
    2001, 37(2):  273-277.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测定了位于渤海中部的E3和E5两柱样中正构烷烃和脂肪酸的含量分布研究表明:渤海沉积物中有机质的重要来源是黄河的陆源物质输运,黄河的历史变迁在柱样中可通过轻重烃比值的变化记录体现。近年来黄河的断流和筑坝使得陆源物质的输入有明显的减少趋势。在讨论氧化环境(E5)和还原环境(E3)中脂肪酸的分布和行为中,脂肪酸作为较易改造降解的化合物,结合一些指标(BrC15∶0/nC15∶0nC18∶1/nC18∶0参数),表明在还原环境中的脂肪酸的降解过程明显于氧化环境。
    富集稳定同位素示踪研究钐、镱在大鼠肝脏中的亚细胞分布
    李福亮,王玉琦,张智勇,孙景信,柴之芳
    2001, 37(2):  278-281.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可活化富集稳定同位素152Sm和168Yb作为示踪剂,结合差速离心分离和中子活化分析技术(NAA)初步研究了稀土元素Sm和Yb在大鼠肝脏亚细胞组分中的分布。分析结果表明,Sm和Yb在亚细胞组分中的浓度分布为:溶酶体>微粒体>线粒体>细胞核>胞液。线粒体中Sm和Yb所占比例最高,而细胞核中最低。
    O(1D)+HCl反应的精确含时量子波包计算
    林世鹰,韩克利,张增辉
    2001, 37(2):  282-285.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利用BLRS势能面(Schinke R.J Chem Phys, 1984, 80: 5510~5517)首次对O(1D)+HCl反应进行了精确的三维含时量子波包计算。反应截面的计算结果与经典轨线结果符合得很好,反应速率的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也符合得非常好。
    三七中2-(1′, 2′, 3′, 4′-四羟基丁基)-6-(2, 3, 4-三羟基丁基)吡嗪的分离、纯化和结构鉴定
    李琦,阎爱新,叶蕴华,邢其毅
    2001, 37(2):  286-288.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从三七水溶性成分中首次分离得到一个多羟基吡嗪衍生物。该化合物经MS,NMR,1H-1HCOSY,13C-1HCOSY,HMBC等鉴定其结构为2-(1′, 2′, 3′, 4′-四羟基丁基)-6-(2, 3, 4-三羟基丁基)吡嗪。将分离样品与化学合成的化合物进行了对照,进一步证明了该化合物的结构。
    一个新颖的氰根桥联的一维4f-3d配合物{[Nd(DMF)4(H2O)2Cr(CN)6]·nH2O}n的自组装
    寇会忠,高松,孙柏旺,马宝清
    2001, 37(2):  261-264.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报道了一个氰根桥连的4f-3d一维链状配合物[Nd(DMF)4(H2O)2Cr(CN)6]·H2O。它是由NdBr3·6H2O,H2salen和(Bu4N)3[Cr(CN)6](摩尔比为1∶1∶1)在甲醇-DMF混合溶剂中自组装得到。由X-射线单晶衍射结构分析得知其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c,晶体数据a=13.200(3), b=12.996(3),c=19.211(4)A°, β=109.93(3)°, V=3098.4(11)A°3, Z=4, S=1.012, R1=0.0386, wR=0.0751。在配合物中,每个Nd离子以顺式方式连接2个Cr离子,而每个Cr离子同样以顺式方式连接2个Nd离子,得到一个新颖的类长城链状结构。配位和晶格水分子通过氢键将相邻的NdCr一维链连成三维网状结构。
    一种新型四核铁配合物[Fe4O2(O2CC2H5)7(bipy)7]PF6·(H2O)2(bipy=2, 2′-联吡啶):合成和晶体结构
    阎冰,陈志达,王诗玺
    2001, 37(2):  265-270.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合成了一种新的四核铁配合物Fe4O2(O2CC2H5)7(bipy)7]PF6·(H2O)2(bipy=2, 2′-联吡啶)。X-射线晶体结构分析表明配合物为单斜晶系,空间群C2/c,晶胞参数a=28.59(2)Å,b=13.0629(10)Å, c=17.2698(14)Å, β=123.6080(10)°, V=5234.3(7)Å3, Dc=1.559Mg/m3, Z=4。分子结构表明存在两种Fe(Ⅲ)离子的配位环境。一种为2个配位N原子和4个配位O原子,另一种为6个配位O原子;均为畸变八面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