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利用在线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于2023年秋季至2024年夏季, 在乌鲁木齐市和克拉玛依市观测116种大气可挥发性有机物(VOCs)浓度, 探究两个城市VOCs污染特征、来源解析以及二次污染物的生成潜势。结果表明, 乌鲁木齐市VOCs年平均浓度((31.08±20.7)×10−9)高于克拉玛依市((23.08±20.9)×10−9), 两个城市的VOCs均呈现春夏低、秋冬高的季节变化趋势。乌鲁木齐市VOCs组分以烷烃(38.7%)和含氧挥发性有机物OVOCs (16.7%)为主, 而克拉玛依市烷烃占比达到47.2%, 其次为烯烃(13.7%)。乌鲁木齐市和克拉玛依市夏季VOCs的臭氧生成潜势分别为139.2和46.7 μg/m3, 主要由OVOCs贡献(38.2%和 41.8%); 冬季对二次有机气溶胶生成潜势分别为0.59和0.41 μg/m3, 主要由芳香烃贡献(89.8%和 84.8%)。乌鲁木齐市OH反应活性(5.0 s−1)高于克拉玛依市(2.6 s−1), 其中烯烃是最重要的贡献组分。PMF源解析结果表明, 两个城市的VOCs来源基本上一致, 主要为固定燃烧源、机动车排放源、溶剂使用源、工艺过程源和区域背景源。固定燃烧源和机动车排放源对乌鲁木齐市和克拉玛依市VOCs的贡献率分别为23.8%和23.5%, 在全国多城市对比结果中处于高位。
纪元, 刘妍慧, 刘喜, 孙林, 宋雨桥, 白珊珊, 赵新亭, 耿春梅, 杨文. 乌鲁木齐和克拉玛依大气VOCs特征及来源解析[J].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 61(2): 227-239.
JI Yuan, LIU Yanhui, LIU Xi, SUN Lin, SONG Yuqiao, BAI Shanshan, ZHAO Xinting, GENG Chunmei, YANG Wen. Characteristics and Source Apportionment of Atmospheric VOCs in Urumqi and Karamay Cities[J]. Acta Scientiarum Naturalium Universitatis Pekinensis, 2025, 61(2): 227-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