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2005年 第41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05-03-20
    单多普勒雷达VAP方法反演水平风场的检验
    刘淑媛,刘黎平,郑永光,陶祖钰
    2005, 41(2):  163-171.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利用长江中下游外场实验的多普勒雷达联合观测资料,检验使用VAP(Velocity-Azimuth Process)方法反演中-β尺度(20~200km)水平风场的可靠性。局地均匀风假定的合理 性分析表明,在125km以内VAP方法反演的水平风场的分辨率可以满足中-β尺度(20~200km)分辨率的需求。多种方式检验表明,单多普勒雷达VAP方法反演出的水平风场可以正确地反映风场中的中-β尺度结构,作为分析中尺度风场信息的依据。
    稳定近地面层Monin-Obukhov长度的解析解
    郭晓峰,蔡旭晖,辛国君
    2005, 41(2):  172-179.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将空气动力学方法迭代求解Monin-Obukhov(M-O)长度的过程,转化为非线性理论中求解映射不动点的问题,获得稳定近地面层M-O长度的解析解。求解过程中采用了Dyer归纳的通量廓线关系的无量纲函数形式,并给出解析解的适用范围是Richardson数(Ri)小于0.2。通过对中国夏、冬两季各2种典型稳定层结条件算例的计算,验证了解析解与迭代解的一致性。根据非线性科学中关于映射不动点稳定性的理论,讨论了迭代算法的收敛性,表明迭代算法在理论上可以收敛到解析解,但在 Ri 接近0.2时误差较大。
    青藏高原近地面层气象要素变化特征
    彭艳,
    2005, 41(2):  180-190.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利用第2次青藏高原气象科学实验(TIPEX)1998年5—7月改则、当雄和昌都3个大气边界层加强观测站获取的近地面层观测资料,分析了青藏高原西部、中部和东部地区近地面层风速、温度和湿度的日变化特征及其廓线规律,给出了青藏高原地区地表空气动力学参数和地表温度变化规律,讨论了高原近地面层湍流通量特征及逆湿现象。
    黔东三都-丹寨地区寒武系斜坡相碳酸盐岩的储集性
    张秀莲
    2005, 41(2):  191-203.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贵州省东部三都、丹寨地区中上寒武统富藻碳酸盐岩是典型的斜坡沉积, 其在沉积后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内,经受了诸多成岩环境的改造,发生了极大的成岩变化,最大的成岩变化为咸水云化,其他的成岩作用有压实作用、重结晶作用、压溶作用、有机溶解作用、埋藏云化作用、胶结作用及硅化作用等。成岩作用不仅使岩石(或沉积物)的矿物成分、结构组分、构造等发生程度不同的变化,更重要的是使原岩的储集性能发生很大的变化,即对原生孔隙或堵塞、或残留、或扩大,而且还可产生一系列的成岩孔缝(次生孔缝),这些次生孔、缝对岩石储集性的良化,尤其是对碳酸盐岩是至关重要的。由于斜坡沉积埋藏速度快,较快进入埋藏成岩环境,所以深溶作用(有机溶解作用)是该地区最主要的成孔成岩作用,所不同的是:丹寨剖面该种作用较强,而且孔内大部分灌入沥青,充分说明其是聚集期孔隙;而三都剖面这种孔隙相对较少。总之,这些富藻的斜坡相碳酸盐岩经过埋藏溶解作用而形成与沥青伴生的各种溶孔,从而使岩层具有较好的含油气性。
    阿拉善断块富碱侵入岩Rb-Sr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任康绪,
    2005, 41(2):  204-211.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Rb-Sr法对阿拉善断块有代表性的苏亥图、温都尔浩富碱侵入岩体的年龄进行了测定,分别获得(250±18)Ma和(213.0±9.8)Ma的年龄值,提供了属于印支期的年代学证据,认为阿拉善断块北缘富碱侵入岩和华北断块北缘燕辽—阴山印支期富碱性侵入岩带应该划归同一印支期富碱性侵入岩带。推断阿拉善断块和华北断块在晚古生代—印支期可能处于同一地球动力学体系内,而塔里木断块可能处于另一地球动力学体系。
    内蒙古中部早白垩世钾玄岩的发现及其意义
    张双涛,
    2005, 41(2):  212-218.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内蒙古四子王旗地区发现含有深源捕虏体的富钾玄武岩。玄武岩为黑色致密块状,以富碱(w(K2O)+w(Na2O)>5%)、高钾(w(K2O))在2.50%~3.19%之间)和较高的钛含量(w(TiO2)在2.03%~2.71%之间)为特征,岩石分类上属钾玄岩系列,全岩K-Ar表观年龄为108~128Ma,为早白垩世。古亚洲洋闭合后华北板块在早中生代经历了由强烈的陆内挤压缩短作用转入造山后伸展作用阶段。早白垩世晚期该区受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俯冲作用影响,华北板块再次转入挤压作用阶段,开始了滨太平洋域的演化。内蒙古四子王旗地处华北板块与西伯利亚板块结合部,本次发现的早白垩世钾玄岩系列对于研究华北板块北缘在中生代构造转化中的物质及深部构造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最早真牙形石分子的比较组织学研究
    郭伟,
    2005, 41(2):  219-224.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牙形动物是脊椎动物的假说已经有牙形动物和脊椎动物之间微观构造的、拓扑学的以及发育学的同源性的证据。然而,这些结论是通过对高度进化的真牙形石属的研究获得的;它们在多大程度上代表了原始真牙形石还存在疑问。采用油浸法,在最早的真牙形石种Proconodontus tenuiserratus Miller, 1980基体中发现了管状牙本质;在Proconodontus muelleri Miller, 1969基体中识别出平行的层状、波层状等非管状牙本质;在真牙形石种Granatodontus ani (Wang, 1985)的基体中也发现了管状牙本质。这些组织学资料可以作为最原始真牙形石分子的近祖特征,为牙形石与脊椎动物的亲缘关系提供了新的证据。
    青藏高原地形扩展力以及下地壳对上地壳的拖曳力的遗传有限单元法反演
    朱守彪,
    2005, 41(2):  225-234.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利用震源机制解等资料,运用伪三维遗传有限单元法反演了青藏高原 (72°—105°E,25°—41°N)受到的边界作用、地形扩展力以及该地区底部所受的剪切作用力。对高原地形扩展力的反演方法进行了分析,获得了稳定的反演结果。结果显示,印度洋板块的挤压碰撞对青藏高原应力场起着决定性作用, 高原东部下地壳对上地壳的拖曳和高原边缘处的地形扩展力也有显著影响,高原北部的塔里木盆地和柴达木盆地所在区域的上地壳底部未发现有显著效果的拖曳力。从应力场反演的模型位移与GPS实测的现今位移资料也大体吻合,不仅反映结果有合理的物理意义,也说明现今地壳运动与较长期的地质活动有一定的继承关系。
    岩墙群圆柱状节理的发现和成因机制探讨
    侯贵廷,
    2005, 41(2):  235-239.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鲁西地区前寒武纪基性岩墙群内发育一种罕见的原生圆柱状节理,由同轴圆柱状节理和放射状节理组成,垂直于岩墙走向,沿岩墙走向排列,是一种指示岩浆水平侵位的流动构造。岩墙发育圆柱状节理表明出露的是岩墙的顶部,反映基性岩墙群侵位时岩浆具有黏滞性剪切作用的流变学特征。柱状节理长轴的倾伏向垂直岩墙的两壁,可以反映岩墙的产状。岩墙圆柱状节理的倾伏角反映了岩墙所在地块的掀斜程度。岩墙发育圆柱状节理表明岩墙侵位时地块已经处于上地壳脆性构造环境,中元古代鲁西地区是一个脆性伸展的大地构造环境。
    洞庭盆地红土地层中网纹的成因探讨
    来红州,莫多闻,李新坡
    2005, 41(2):  240-248.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野外考察的基础上,运用化学全量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红外光谱分析和扫描电镜微形貌分析等实验方法和手段,对洞庭盆地第四系红土地层中网纹的元素地球化学、矿物组合特征和微形貌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对洞庭盆地红土地层中2种主要的网纹类型——蠕虫状网纹和根状网纹的成因进行了探讨。认为:土壤孔隙空间的形成和化学元素的迁移是网纹产生的2个必要条件。蠕虫状网纹孔隙空间的产生是由于地层静压力和地下水位季节性变化造成的,而根状网纹的孔隙空间则是植物根系腐烂分解后提供的。地下水和地表水强烈的淋溶作用使土壤中硅、铝、铁、锰等元素的迁移能力增强,土壤胶体粒子之间的化学反应,使得这些孔隙空间在后期逐渐被次生黏土矿物和石英所充填,最终,在洞庭盆地第四系红土地层中形成大量的蠕虫状和根状白色网纹。
    中国地质遗产概念的确定
    张成渝
    2005, 41(2):  249-257.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近几年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世界自然遗产申报中,出现了偏重遗产的地质学、生态学等科学价值的趋势。中国具有突出的地质地貌类型的多样性,因此,建立“地质遗产”这一专门概念,进一步加强中国地质遗产的研究,对于未来中国更有成效地申报世界遗产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借鉴了国际上已被广泛采用的自然遗产、地质遗址、地质公园等相关概念,提出“地质遗产”的概念。中国有许多文化遗产直接依托于具有较高地质学价值的环境地质本底之上,这一点有别于其他国家,尤其是以文化遗产占据绝对数量的欧洲国家。考虑到这一特点,作者提出了中国一类特殊的“地质本底文化遗产”,将其作为中国地质遗产的一部分。
    基于三角点阵模型的自组织城市网络探讨
    陈彦光,周一星
    2005, 41(2):  258-264.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城市体系的三角点阵模型提出了自组织城市网络空间结构无标度性的数学定义和描述方法:假定区域城市是三角点阵格局上的无规分布,构造城市两两之间的空间关联函数;只要城市关联密度与码尺之间满足幂指数关系,就表明城市体系是无标度网络,可以用标度指数进行度量。以河南省为研究区,对城市空间关联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在双对数坐标图上存在明确的无标度区,从而在揭示自组织城市网络内在复杂规律的同时,证实了上述方法刻画无标度城市网络的有效性。
    基于GIS的河北平原地下水位时空变化动态分析
    许月卿,蔡运龙
    2005, 41(2):  265-272.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根据1975、1980、1985、1990、1995、2000年的地下水位观测资料,利用 GIS技术,采用Kriging插值方法,分析了近25年来河北平原地下水位的动态变化过程,揭示了地下水位的时空演变规律,并探讨了地下水位下降的原因。1975—2000年,河北平原浅层地下水位下降10.2m,年均下降速率为0.41m/a,其中以1990—1995年下降速率最大,达0.74m/a。深层地下水位下降30.2m,年均下降速率1.21m/a,其中以1980—1985年下降速率最大,达1.83m/a。在区域分布上,自山前平原至滨海平原,浅层地下水位和下降幅度逐渐减小,而深层地下水位和下降幅度逐渐增大。降水和地表径流的减少以及地下水的严重超采是引起地下水位下降的主要原因。
    黑河中下游绿洲生态安全变化分析
    杜巧玲,
    2005, 41(2):  273-281.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对黑河中下游5个绿洲1980s中期和2000s近期的状况开展生态安全评价的基础上,进行各个绿洲及流域的生态安全变化分析。无论是1980s中期还是近期,绿洲生态安全综合评价的结果均由中游向下游依次降低, 而近期的生态安全状况又比1980s中期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下降的幅度也是由中游向下游依次增大。在支持区域生态安全总系统的3个分系统中,与20世纪80年代中期相比,水安全和土地安全水平均明显下降,社会经济安全有所上升。在宏观气候变化的背景下,中游绿洲耕地的增加和绿洲面积的扩大使水资源供需矛盾更加突出,并对下游绿洲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是导致下游绿洲萎缩,整个流域绿洲系统面积缩小、稳定性下降的重要原因。必须加强全流域水资源的调配和流域的综合管理,才能实现黑河流域的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河南洛阳寺河南剖面中全新世以来的孢粉分析及环境变化
    孙雄伟,夏正楷
    2005, 41(2):  289-294.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对河南洛阳寺河南剖面进行的高分辨率的孢粉分析表明,该地区中全新世以来的孢粉组合以草本植物占绝对优势。其中以蒿属(Artemisia)最为丰富,其次为禾本科(Gramineae)和藜科(Chinopodiaceae)。乔木花粉含量较少,以松属(Pinus)为主。根据孢粉组合的变化,将剖面划分为5个孢粉组合带。早期(7.235~7.380 aBP)气候较为寒冷干燥,缺少乔木花粉。随着全新世大暖期的到来,在Ⅱ孢粉带上乔木花粉大量出现,种类丰富。尤其5.625~6.120 aBP期间出现了很多喜暖树种,是中全新世以来气候最好的时期。在4.580~5.625 aBP期间,乔木花粉急剧减少,表明气候发生恶化。随着气候的逐渐好转,乔木花粉在Ⅳ孢粉带(3.090~4.580 aBP)上重新出现,但喜暖树种较少。3.090 aBP以后出现较多的禾本科花粉,可能和该地区人类活动的增强相关。
    曝气生物滤池中硝化活性的热不稳定性
    谢曙光,
    2005, 41(2):  282-288.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考察了温度对处理氨氮较高的河水的两级曝气生物滤池系统中硝化反应的影响。春季温度的快速升高导致了氨氮去除率的降低。但当水温不低于5℃时,温度升高对硝化反应并没有负面影响。短期温度变化对硝化生物膜活性的影响研究表明,温度升高对长期适应于低温(0.5℃)的硝化生物膜活性影响很大,但对于适应于常温(15℃)的硝化生物膜并没有表现出热不稳定性效应。 用模型表示温度对曝气生物滤池中硝化反应影响时,必须认真考虑冷适应反应,低温下温度对硝化反应影响尤为显著。
    浅谈利用黏土矿物重建古气候
    陈涛,王河锦,张祖青,王欢
    2005, 41(2):  309-316.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利用黏土矿物重建古气候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分析测试方法较多。其中,X射线衍射分析主要用来确定黏土矿物组合及其含量以及某些黏土矿物的结晶度;化学分析、电镜分析主要用于黏土矿物的来源、成因、演变过程的研究;放射性同位素的研究使气候指标和年代学建立起时间和空间上的联系;而氢氧同位素分析亦能对古气候重建提供重要佐证。本文旨在综述各种研究方法所能提供和揭示蕴藏于黏土矿物中的古气候信息,以期全面综合地利用黏土矿物为手段来重建古气候。
    环境考古学发展回顾与展望
    杨晓燕,
    2005, 41(2):  329-334.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0世纪60年代考古学出现了新考古学派,导致包括环境考古学在内的许多考古学分支学科的出现。环境考古学的发展经历了线形模式阶段、系统模式前阶段和系统模式后阶段3个时期,并逐渐形成4个主要的研究领域:地学考古、植物考古、动物考古和分子生物考古,其中地学考古涉及到地貌学、沉积学、土壤学和地质年代学。环境考古在考古学理论方法框架中主要应用于遗存堆积前、堆积及堆积后理论中的部分或全部内容。中国环境考古学研究现阶段最需要的是工作方式与研究方法的改进。
    基于RS/GIS的三峡库区景观生态综合评价
    蒙吉军,
    2005, 41(2):  295-302.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利用2000年Landsat TM影像、NOAA/AVHRR数据、DEM数据及全国生态环境背景水热本底数据,基于RS和GIS技术,选取≥0℃积温、年降水量、海拔、坡度、土壤侵蚀、土地利用与植被指数等7个指标,建立了景观生态综合评价模型,评价了生态脆弱地区——三峡库区景观生态质量,结果表明:(1) 三峡库区景观生态质量表现出3级、4级和5级占主体的特点(74.54%),景观生态质量一般;(2) 景观生态质量水平分布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呈现出库区尾部最好,头部次之,中间段最差的特点,从行政范围来看,宜昌市、长寿县、重庆市辖区、江津县、宜昌县较好,巫溪县、云阳县、奉节县、石柱县、开县、武隆县、巫山县、万州区等则较差;(3) 景观生态质量垂直分异明显:以坡度为标志的地形起伏是景观生态质量垂直分异的主要原因,中海拔区(500~2000m)以5级和6级所占比例最大,景观生态质量最差;低海拔区(<200m)的景观生态质量最好,5级区只占不到1%;高海拔区(>2000m)虽人为影响不多,但由于坡度比较大,景观生态质量处于4级以下的占27%。
    招聘情境下内隐化相貌偏见的表达
    袁慧娟,张智勇
    2005, 41(2):  303-308.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隐藏自己的偏见,但在一定条件下,隐藏的偏见能够被表达出来。本研究考察了招聘情境下,内隐化的相貌偏见怎样得到表达。实验采用2(是否获得“无偏见证明”)×2(性别)×2(相貌自评水平)组间设计,考察“无偏见证明”如何影响被试的相貌偏见态度表达。实验结果发现:通过在任务中选择相貌丑陋的候选人的行为而获得了虚假的无相貌偏见证明的被试,在后来的任务中更倾向于表达出有相貌偏见意味的态度。并且,这种态度的表达受到被试的性别和相貌自评的影响。
    条件估值法评估环境资源价值的研究进展
    张茵,
    2005, 41(2):  317-328.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条件估值法(CVM)是一种利用假想市场评估环境物品价值的方法,凭借方法本身的灵活性、广泛的适用性和强大的提供数据来源的能力,40年来在环境价值评估领域的重要性不断上升。系统总结了CVM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争议,争议主要围绕非使用价值评估和假想市场所获数据的有效性与可靠性。针对CVM在1993年后研究热点的转变和国际研究动向,论述了其有效性和可靠性检验问题。最后对CVM进行了展望与评价,认为即使对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CVM仍为一种富有前景的环境资源价值评估方法,不过必须建立在对CVM调查各个环节的精心设计、严谨实施和审慎分析的基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