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通过收集整理2001—2017年相关数据, 对我国近海海域赤潮爆发规律及影响因素进行初步探究。结果表明, 我国近海海域赤潮发生规律呈先增后减趋势, 2001—2005年, 近海赤潮面积和频次大幅度增加, 2006—2017年则明显减少。2008—2017年, 我国发生赤潮608 次, 引发赤潮的第一优势物种有65种。其中, 东海原甲藻(Prorocentrum donghaiense)是引发赤潮次数最多的生物, 共计106次。各海区赤潮的影响因素有差异: 渤海区赤潮面积变化主要受营养盐和总氮影响, 东海区赤潮面积和次数变化与营养盐、总氮、总磷和亚硝态氮显著相关, 南海区赤潮面积变化与污染物入海量和CODcr显著正相关(P<0.05)。为进一步减少赤潮爆发, 提出我国近海海域赤潮防治建议: 建设在线监测站点, 采取因区制宜的管控措施, 加强源头排污管理, 完善应急响应体系, 进行海洋生态修复。
张善发, 王茜, 关淳雅, 沈小雪, 李瑞利. 2001—2017年中国近海水域赤潮发生规律及其影响因素[J].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 56(6): 1129-1140.
ZHANG Shanfa, WANG Qian, GUAN Chunya, SHEN Xiaoxue, LI Ruili. Study on the Occurrence Law of Red Tide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in the Offshore Waters of China from 2001 to 2017[J]. Acta Scientiarum Naturalium Universitatis Pekinensis, 2020, 56(6): 1129-1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