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1998年 第34卷 第4期 刊出日期:1998-07-20
    15MeVX射线直线加速器屋顶厚度的最优化计算
    李星洪
    1998, 34(4):  453-460.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提出了具有角分布辐射源的屋顶厚度计算方法,计算了L-6000HRO15MeVX射线直线加速器在离源ds=20m处,由天空回散照射产生的剂量当量率降低到2.5×10-3mSv·h-1时,所需的混凝土屋顶厚度为31cm, 最优化的屋顶厚度为50cm,竣工后检测,周围环境剂量当量率为本底水平,达到了可以合理达到的尽量低的水平。用本方法计算的屋顶屏蔽厚度,既有足够的安全水平,又能节省投资。
    色素及混合型结石组成的研究
    杨展澜, 翁诗甫, 吴瑾光
    1998, 34(4):  429-434.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色素及混合型结石是两类发病率高,且难于治疗的胆结石。利用红外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及能谱(EDAX)对3例典型的色素及混合型结石进行了观察和研究。研究表明不同结石及结石中不同区域结石的组成不同,并且其主要成分胆红素钙具有非化学计量的性质。
    1, 3, 3a-三苯基-5-(2-溴苯基)-3a, 4, 5, 11-四氢-3H-1, 2, 4-三唑并[4, 3-d][1, 5]苯并硫氮杂的合成和晶体结构
    许家喜, 金声
    1998, 34(4):  442-446.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4-苯基-2-溴苯基-2, 3-二氢-1, 5-苯并硫氮杂 与苯基腈亚胺的[2+3]环加成反应制备了标题化合物,用X射线单晶衍射仪测定了其晶体结构。晶体属三斜晶系,P1, 晶胞参数:a=0.9045(2)nm, b=1.2526(2)nm, c=1.4054(2)nm, α=68.08(2)°,β=73.70(2)°,γ=85.39(2)°,V=1.416(1)nm3Z=2,Dc=1.379g·cm-3
    红外光谱法比较研究胆结石核心、成环部分及周边的成分
    刘振华, 陈俭铿, 张继森, 何家Shi, 潘锡光, 周伟强, 杨美都, 吴诚中, 左台利, 吴瑾光
    1998, 34(4):  415-423.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红外光谱法研究胆总管结石,用定性及半定量法测定胆结石周边、各结晶环及核心的主要成分,有助于了解胆结石的详细结构,并探讨其结晶环的形成过程,随机取样20例胆管结石,用KBr压片法测定胆结石中各成分的含量,结果发现,黑色色素型结石2例,含中性胆红素钙络合物,磷酸钙及粘蛋白。棕色结石18例(泥沙状结石6例,呈结晶环结石12例),发现在结晶环结石中,只有5例含胆固醇,泥沙状结石平均含胆红素钙盐(83.1±6.1)%,软脂酸钙盐(15.7±7.9)%;棕色结石(含胆固醇)平均含胆红素钙盐(81.1±6.5)%(周边),软脂酸钙盐(18.6±6.6)%(周边);胆红素钙盐(34.1±17.7)%(核心),软脂酸钙盐(33.4±2.7)%(核心);胆红素钙盐(55.4±12.4)%(结晶环),软脂酸钙盐(34.4±14.61)%(结晶环);棕色结石(不含胆固醇)平均含胆红素钙盐(76.7±10.9)%(周边);软脂酸钙盐(22.2±12.6)%(周边);胆红素钙盐(58.5±18.5)% (核心),软脂酸钙盐(41.3±18.5)%(核心);胆红素钙盐(64.2±21.9)%(结晶环),软脂酸钙盐(35.6±21.9)%(结晶环);各结晶环取样成分差别很大,胆红素钙盐含量:周边>结晶环>核心;软脂酸钙盐含量:周边<结晶环<核心。结论:棕色结石核心含高浓度软脂酸钙盐,代表细菌感染是胆管结石核心早期结晶的主要原因之一,棕色素结石结晶环及周边含高浓度胆红素钙盐,代表胆汁滞留是胆管结石成长的主要原因之一;泥沙状结石含高浓度胆红素钙盐,可能表明胆汁滞留也是胆管泥沙状结石的最主要原因,其机理尚需进一步探讨。比较胆管结石核心,结晶环和周边成分之差异,有助于了解结石的成因。
    二氧化硅吸附稀土氢氧化物电流变液的制备和性能研究
    马淑珍, 李俊然, 许明远, 李淑新
    1998, 34(4):  424-428.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用吸附了稀土氢氧化物的SiO2(SiO2·RE(OH)3, RE=La, Nd, Y)与高速真空泵油(烃油)制成ER液,研究了它们在电场中表观粘度的变化,结果表明,分散颗粒含量为80.0g/L时,吸附RE(OH)3后可以提高含SiO2电流变液的电流变性能,RE(OH)3不同或RE(OH)3含量不同时对电流变性能有不同的影响。
    Eu2S, EuS2电子结构和化学键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刘文剑, 林宪杰, 黎乐民
    1998, 34(4):  435-441.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利用密度泛函理论方法(DFT)对Eu2S, EuS2的电子结构和化学键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Eu2S和EuS2分子中的Eu-S键均主要来自Eu 5d和S 3p轨道的相互作用,4f轨道基本上是定域的,Eu原子轨道对Eu-S键的贡献大小顺序均为5d>6p>6s>4f。电子结构特征表明,在Eu2S和EuS2中,Eu均保持为2价,4f轨道不能成为成键轨道的主要成分;Eu-S键的共价性成分分别为68%和57%。
    新的含[99mTc=N—Ph]3+核中性配合物的合成
    何江, 吴永慧, 王祥云, 刘元方
    1998, 34(4):  447-452.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了在CH3OH,C2H5OH,H2O 3种溶剂体系中99mTcO4-,乙酰苯肼(PhNHNHCOCH3, APH)、还原剂(Sn2+、三苯基膦、三(间磺酸钠)苯基膦)与配体Et2NCS2Na的反应,以制备含[99mTcV=N—Ph]3+核的新配合物[TcVCl(NPh)(Et2NCS2)2]。用放射性纸层析、薄层色谱及放射性纸电泳对反应产物进行了检测,并测定了不同条件下产物在环己烷/水、正辛醇/水中的分配系数,得到了制备含[99mTcV=N—Ph]3+核的配合物的相关条件,还进一步研究了这种配合物的动物分布。结果是该配合物在正常小白鼠体内不稳定,心和脑的摄取率低。
    海水中二甲基硫的测定
    方晨, 胡敏, 曾立民, 唐孝炎
    1998, 34(4):  461-466.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了海水中二甲基硫(dimethyl sulfide, 简称DMS)的测定方法。对样品处理、样品保存、浓缩吸附冷阱温度及气相色谱分析方法进行了讨论。本方法的精密度约为7%,最小检测量为0.5ng DMS。给出了1996年3月、5月、10月青岛近海海水中二甲基硫的实测结果。
    血液中异山梨醇[1, 4; 3, 6]二醚-5-单硝酸酯的测定
    王永华, 黄建华, 黄爱今, 孙亦梁, 崔华东, 黄一玲
    1998, 34(4):  467-470.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建立了一种改进的简单、灵敏、准确地测定血液中异山梨醇[1, 4; 3, 6]二醚-5-单硝酸酯的毛细柱气相色谱方法。血浆样品加入饱和Na2CO3溶液,以乙醚作萃取剂,甲醇重溶解, 2, 4-二硝基甲苯作内标物,最低检出限可达5μg/L。标准曲线相关系数大于0.999。对高中低3种浓度血浆样品的日内和日间相对误差和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8%。回收率92%-104%。
    遗传密码表与《易经》
    王文清, 周成, 刘枫, 李凌云, 李云
    1998, 34(4):  471-480.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首幅大型人类基因图谱的发表绘出了1.6万个基因染色体所在的位置,它说明人的一生的确定性和它们的遗传性程序,是由4个碱基中任取3个,构成64个密码子的基因所控制。《易经》(周易),它也有一个由64个符号组成的系统,每个符号也是由4个可能的“字母”中的3个组成,它依赖于阴阳极性的基本规律,揭示人的生命和发展受控于一个包含64种可能的状态,每一种状态又有6种可能的变化,使之成为另一个状态的系统所确定的程序。本文介绍如何由二进制表示“卦”的顺序,并以太阴、少阴、少阳、太阳分别表示尿嘧啶(U)、胞嘧啶(C)、鸟嘌呤(G)、腺嘌呤(A)4个碱基的遗传密码表,发现竟似同一个密码系统。提出是否存在一种规律,它的特征(信息)一方面通过遗传密码表的64种三联体密码显示,另一方面又通过64种可能的状态及发展显示。
    小鼠皮肤移植特异耐受性的获得
    王重庆, 李启靖, 关迎辉, 彭刚, 郭亚迁
    1998, 34(4):  481-487.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2个不同品系小鼠间进行皮肤移植,研究免疫系统产生特异耐受的机制。要获得对异体抗原的特异性耐受,必须包括对外周淋巴器官中免疫效应细胞的特异杀伤,并同时诱导中枢免疫器官将其作为“自我”物质进行识别,导致系列克隆流产。以BALB/C鼠为受体,以C57BL/6(简称C57)鼠为供体,用包裹蓖麻毒素蛋白(ricin)的供体淋巴细胞作为“导弹毒剂”,对受体产生的排异供体移植抗原的T,B淋巴细胞进行定向杀伤,并事先用供体淋巴细胞对受体进行胸腺内注射,以使得识别移植抗原的T淋巴细胞的克隆流产。实验组移植皮片平均存活超过60d(天)(对照组为5d), t检验证明差异极其显著。单向混合淋巴细胞培养的MTT比色分析结果为导向毒细胞的定向杀伤功能和供体淋巴细胞胸腺注射的T细胞克隆衰减功能提供了细胞学证据。
    克隆含有MT-Ⅰ和MT-Ⅱ基因的染色体DNA片段及其内切酶图谱的鉴定
    张新涛, 吴鹤龄
    1998, 34(4):  488-492.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用小鼠MT-ⅠcDNA作为探针,从129小鼠的基因组库中获得含MT-Ⅰ基因的DNA片段。从6.8×105的噬菌斑中挑出4个阳性噬菌体克隆,分别命名为1-1, 2-1, 1-6和4-3。在这4个克隆中1-1和2-1的阳性信号更强些。应用插入片段的末端引物作为探针进行杂交结合部分酶切的方法,对这2个克隆的插入片段进行了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图谱分析,确定了克隆1-1和2-1的酶切图谱及MT-Ⅰ基因在2个克隆DNA中的位置。并进一步发现和证明了在2个克隆中含有MT-Ⅱ基因。
    水蛭AP神经元突触部位分辨的电导调控机制
    熊卫红, 张人骥
    1998, 34(4):  493-502.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用神经节-体壁标本,揭示AP神经元对邻节机械感受神经元传入信号也具有部位分辨机能。比较同一感受野内逐个体环的传入效应;比较不同体环同一部位、及单一体环不同部位分别对同一AP的突触后效应;确证AP涉及知觉机制,其电突触具有部位分辨与整合功能。突触前、后原位胞内双电压箝揭示:AP神经元电突触部位分辨主要由电突触传递的电导不同引起,T与AP神经元间电突触电导受膜电位调控。AP电突触可将感受部位信号转换成对刺激空间知觉辨识。
    航天信息与地理信息一体化网络系统及其应用
    马蔼乃
    1998, 34(4):  533-541.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1世纪人类面临着全球可持续发展(SD)战略的信息社会(SI)。航天/外层空间(Outer Space)科技的发展和计算机科技的发展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信息社会提供了有力的监控工具。人们通过卫星可获取遥感(RS)信息,属性(DCS)信息、定位(PSS)信息;通过通讯卫星系统(SCS)也可以传输信息即遥信(RI)。与航天(外层空间)相对应的地面,必需要有发射和接收信息的系统。无论在卫星上还是在地面上信息的输入、输出;信息的存取;信息的处理;信息的加工等等无一不是用计算机来进行的。地面上成熟的信息处理与加工技术可以搬到卫星上去。而所谓可持续发展的信息社会的监控系统无非是庞大的、超巨型的、非线性的、开放式的、多类别的、多层次的、多元的、高维的、动态的、复杂的信息网络系统。即天(外层空间—航天)地(地球表面环境)人(人类社会及人类智能)信息一体化的计算机网络系统。
    阴阳历日期互换的计算
    张家骥
    1998, 34(4):  542-548.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回归年和朔望月为基础,推导出阴、阳历日期换算公式。其依据是以给定阴历为起点,经过若干整回归年,导出现在的阳历日期,本文共有3种公式。反之,再由阳历向阴历换算,又有3种公式。
    有限稀释法筛选重组AcNPV病毒
    钟劲, 胡美浩
    1998, 34(4):  549-553.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构造演化的时间性问题
    王建君, 钱祥麟
    1998, 34(4):  554-562.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板块构造理论中的构造旋回含义与早期经典的强调以不整合为基础的认识不同。对亚洲显生宙特提斯演化和前寒武纪地块及造山历史的分析表明,构造演化是一个均变过程,地质历史早期大陆地壳已显示具有板块构造基本模式特征。板内同造山和造山后变形具有连续性,其中大型走滑断裂的作用相当明显,调整着构造连续演化的统一进程,这在特提斯和中国西北地区表现明显。加里东、海西和阿尔卑斯等经典造山运动或旋回的阶段性特征不复存在。
    河北围场小扣花营锰银矿床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研究
    郭光军, 王时麒
    1998, 34(4):  510-518.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小扣花营锰银矿床是一个浅成低温热液脉状矿床,主要物质成分为石英、碳酸盐和硫化物。矿体的稀土元素分配型式以明显的Ce、Eu正异常区别于容矿的侏罗系陆相火山岩以及矿体附近的花岗斑岩潜火山岩体。研究表明,在大气降水淋滤火山岩和岩体中的稀土元素并使之发生迁移和沉淀的成矿过程中发生的稀土分馏可以解释火山岩和岩体的稀土元素分配型式与矿体的明显差异。稀土元素的淋滤迁移应使热液比母岩相对富集Eu、Ce、Y和HREE;沉淀过程中热液矿物和热液相比应相对富集Eu和Ce,并再次发生轻重稀土的分馏。
    渤海湾盆地形成机制研究
    侯贵廷, 钱祥麟, 宋新民
    1998, 34(4):  503-509.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从渤海湾盆地的几何形态、盆地边界的走滑构造和内部的伸展构造分析,结合盆地的沉积特征和深部地质特征的研究,提出渤海湾盆地的拉分构造成因模式。渤海湾盆地可以划分为三个构造区带:东、西两个走滑构造带和一个中部拉分构造区。从渤海湾盆地的中、新生代构造演化分析,渤海湾盆地是一个新生代早第三纪始新世形成的走滑拉分盆地。这个走滑拉分盆地的中部发育伸展构造,这些伸展构造是由走滑作用派生而来的。中生代就已存在的东西两个走滑构造带是新生代形成渤海湾走滑拉分盆地的基本地质条件。
    河西走廊新生代构造运动的阶段划分
    谭利华, 杨景春, 段烽军
    1998, 34(4):  523-532.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对活动构造、沉积地层和构造地貌的综合研究,以及运用绝对年代学和相对年代学方法得到的大量地层和地貌体的年龄数据,将河西走廊新生代构造运动划分为7个大的阶段。河西走廊新生代强烈构造运动开始于渐新世初期(约37.7Ma),盆地开始下沉并接受沉积,此后经历了渐新世中期(30.3~29.5Ma)、渐新世末至中新世初期(24.5~22.2Ma)、上新世中期(约466万年)、上新世末至更新世初期(约240万年)、早更新世中期(195~148万年)和中更新世以来等多次构造运动。其中上新世中期的构造运动是区域新生代构造运动的一个重要分水岭,盆地内开始接受砾岩堆积,此后构造运动明显增强;中更新世至今尤其是中更新世晚期(约15万年)以来,盆地南缘山边带及中部横向隆起区强烈隆升。根据构造运动在各种地质地貌体上所表现出来的特征及其年龄测量数据,中更新世以来的构造运动又可划分为多次级或更次一级的构造事件。
    滑坡型泥石流形成机理
    李树德
    1998, 34(4):  519-522.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滑坡型泥石流是一种特殊的能量转换体运动类型。它是在很短时间内,由滑坡体的位能快速转化为动能的一次性滑动——流动堆积。滑坡型泥石流的活动是由块体在整个连续运动过程中发展的两个阶段(先滑坡,后泥石流)组成。滑坡型泥石流与一般的滑坡、泥石流不同,它兼具滑坡和泥石流的一些特征。滑坡型泥石流速度快,冲击力强,破坏性大。在理论上和国民经济影响方面有独特的研究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