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吴雅珍, 李丹阳, 张霖, 戴瀚程. 气候变化对空气污染影响的模拟研究[J].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 59(5): 854-870. |
[2] |
李佳荫, 周明, 宁淼, 史旭荣, 严刚, 马强, 陆克定. 苏州市大气VOCs特征及来源解析[J].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 58(4): 771-781. |
[3] |
史文彬, 屈坤, 严宇, 邱培培, 王雪松, 董华斌. 成都市夏季臭氧污染的环流分型与来源分析[J].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 58(3): 565-574. |
[4] |
姜玫婕, 张鹏, 宫继成. 基于实际大气颗粒物环境的口罩防护作用研究[J].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 58(2): 354-360. |
[5] |
初永宝, 陈德林, 刘生, 徐毅, 赵华章. 分体式流化床催化臭氧–絮凝工艺深度处理焦化废水生化尾水[J].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 58(1): 177-185. |
[6] |
杜云松, 黄冉, 王馨陆, 秦墨梅, 张雯娴, 张羽中, 杨耀, 张巍, 罗彬, 胡泳涛, Armistead G. Russell. 利用简化空气质量模型快速构建臭氧生成等浓度曲线及其应用[J].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 57(2): 311-321. |
[7] |
殷卓君, 沈小雪, 李瑞利, 高辉辉, 于凌云, 周琳, 吴海轮, 曹烨. 深圳市常见园林植物滞尘效应研究[J].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 56(6): 1081-1090. |
[8] |
陈红硕, 刘阳生. 臭氧催化氧化含油黏土的去油效果及动力学研究[J].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 55(6): 1152-1160. |
[9] |
黄争超, 洪礼楠, 尹佩玲, 王雪松, 张远航. 保定市夏季臭氧污染来源及大气传输影响研究[J].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 54(3): 665-672. |
[10] |
洪礼楠, 黄争超, 秦墨梅, 王雪松. 天津市夏季臭氧污染特征及来源的模拟分析[J].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 53(5): 929-938. |
[11] |
吴亚涛, 刘兆荣. 采暖季室内外细颗粒物关系的关键影响因素分析[J].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 52(5): 931-938. |
[12] |
杜怡心, 胡永云. CMIP5模拟的平流层21世纪温度变化趋势[J].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 51(6): 989-998. |
[13] |
王芬娟, 钟章雄, 吴舒婷, 张婉春, 李启杰, 胡世祥, 王建民. 2014年5月武汉市输入型沙尘污染案例分析[J].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 51(6): 1132-1140. |
[14] |
涂小林;郑向东;赵春生. 龙凤山和瓦里关臭氧总量异常变化与天气过程关系研究[J].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 51(4): 725-734. |
[15] |
陈皓;王雪松;沈劲;陆克定;张远航. 珠江三角洲秋季典型光化学污染过程中的臭氧来源分析[J].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 51(4): 620-6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