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期刊介绍
投稿指南
下载中心
过刊浏览
编委会
联系我们
编辑部公告
English
期刊
出版年
关键词
结果中检索
(((夏正楷[Author]) AND 1[Journal]) AND year[Order])
AND
OR
NOT
文题
作者
作者单位
关键词
摘要
分类号
DOI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导出引用
EndNote
Ris
BibTeX
显示/隐藏图片
Select
1.
洛阳二里头遗址南沉积剖面的粒度和磁化率分析
张俊娜,夏正楷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Select
2.
河南孟津寺河南中全新世湖泊沉积物的易溶盐测定及其古水文意义
曹雯,夏正楷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摘要
(
672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寺河南中全新世湖泊沉积物的易溶盐HCO
3
-
,Cl
-
,SO
4
2-
,Ca
2+
,Mg
2+
等5项离子的测定和分析,可以恢复古湖泊的水文演变过程。结果表明,在湖泊存在期间,该湖泊属于重碳酸盐型的淡水湖类型,湖水盐度总体呈增加趋势,并于约5660aBP和4040aBP开始分别出现两次较明显的咸化过程。易溶盐变化所反映的两次湖水咸化过程不仅与前人根据孢粉和软体动物的研究结果一致,也与该地区气候变化背景下的古湖泊演变过程基本吻合。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Select
3.
数学地质方法在储层沉积相分析中的应用——以柴达木盆地花土沟油田新近系砂岩储层为例
吕红华,夏正楷,江波,任明达,李有利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摘要
(
644
)
可视化
收藏
以柴达木盆地花土沟油田新近系砂岩储层为例,根据综合柱状图、2口系统取芯井的岩芯资料及12口探井的岩屑录井资料等,应用时间趋势分析与马尔科夫链分析等数学地质方法,得到了一些重要信息:地层岩性旋回、主要的韵律类型及其组合样式等。在此基础上,结合其他相标志,对新近系砂岩储层沉积相进行了划分。研究认为,(1) 利用时间趋势分析获取地层岩性旋回的方法是确定探井标志层的一个重要辅助手段;(2) 由马尔科夫链分析得到的主要岩性及岩性的主要转移方式可用于分析沉积时期的水动力条件,确定韵律类型;(3) 研究层段砂岩储层沉积相类型主要包括辫状河三角洲前缘、前三角洲相和滨湖、浅湖相。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Select
4.
河南孟津地区中全新世环境变化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董广辉,夏正楷,刘德成,吴庆龙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摘要
(
645
)
可视化
收藏
在河南孟津地区发现全新世古土壤-黄土沉积剖面和湖沼相沉积剖面。作者对这2个剖面之间进行了野外调查,绘制了其间的地层图,并在古土壤-黄土沉积剖面采样,对样品做了粒度、磁化率以及CaCO
3
含量分析。通过古土壤-黄土沉积剖面与湖沼相沉积剖面的对比,研究了中全新世孟津地区环境变化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结果表明孟津地区在7020~5660aBP和4610~3755aBP是古湖泊形成和古土壤发育的时期,气候温暖湿润;在5660~4610aBP孟津地区经历了一次气候波动,湖泊缩小为零星湖沼, 古土壤发育中断;3755~3055aBP湖泊萎缩干涸,黄土开始沉积,气候转向冷干。河南龙山文化时代晚期,湖面水位较高,人类在古土壤上活动;二里头文化时期湖泊萎缩,人类活动向低处转移,湖泊完全干涸时人类开始在干涸的湖相沉积层上活动。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Select
5.
河南洛阳寺河南剖面中全新世以来的孢粉分析及环境变化
孙雄伟,夏正楷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摘要
(
806
)
可视化
收藏
对河南洛阳寺河南剖面进行的高分辨率的孢粉分析表明,该地区中全新世以来的孢粉组合以草本植物占绝对优势。其中以蒿属(
Artemisia
)最为丰富,其次为禾本科(Gramineae)和藜科(Chinopodiaceae)。乔木花粉含量较少,以松属(
Pinus
)为主。根据孢粉组合的变化,将剖面划分为5个孢粉组合带。早期(7.235~7.380 aBP)气候较为寒冷干燥,缺少乔木花粉。随着全新世大暖期的到来,在Ⅱ孢粉带上乔木花粉大量出现,种类丰富。尤其5.625~6.120 aBP期间出现了很多喜暖树种,是中全新世以来气候最好的时期。在4.580~5.625 aBP期间,乔木花粉急剧减少,表明气候发生恶化。随着气候的逐渐好转,乔木花粉在Ⅳ孢粉带(3.090~4.580 aBP)上重新出现,但喜暖树种较少。3.090 aBP以后出现较多的禾本科花粉,可能和该地区人类活动的增强相关。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Select
6.
中原地区距今5000-4000年间古环境重建的软体动物化石证据
梁亮,夏正楷,刘德成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摘要
(
887
)
可视化
收藏
河南孟津邙山黄土台塬上发现的全新世湖沼沉积保存有丰富的古环境信息。根据其中所含水生、两栖与陆生软体动物化石的系统研究,作者着重讨论了距今5000-4000年间古代湖沼演化的历史,并进一步根据软体动物化石的古生态分析,指出古代湖沼的演化与当时气候的变化一致。这一研究为探讨中原地区环境演变的历史及华夏文明起源的环境背景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Select
7.
北京大学未名湖沉积物中主要重金属随深度变化的研究
贾振邦,赵智杰,安凯,夏正楷,郑公望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摘要
(
711
)
可视化
收藏
对北京大学未名湖沉积物中主要重金属含量随深度的变化进行回归分析,应用地积累指数法对未名湖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程度做出影响评价。结果表明:未名湖沉积物中重金属随深度的变化规律主要是与粒径因素相关;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污染水平很低,基本属于无污染。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Select
8.
北京大学校园内埋藏古树的发现及其意义
夏正楷,陈福友,岳升阳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摘要
(
1003
)
可视化
收藏
史前时期的大洪水及其对人类古代文明的影响一直是中外学者共同关心的问题。北京大学校园内出土的埋藏古树,其埋藏特征和测年数据表明它们是5000a B P前后古永定河洪水泛滥的产物,与古树同时出土的新石器时期文化遗物,提供了洪水给古代人类带来重大灾难的信息。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Select
9.
北京大学未名湖沉积物中公元1747年以来气候变化的氧碳同位素记录
夏正楷, 陈福友, 郑公望, 马军, 金德秋, 周锡煌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摘要
(
777
)
可视化
收藏
对北京大学未名湖底泥层做了
210
Pb计年法和
137
Cs时标法定年以及氧碳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厚度约50cm的底泥层形成于公元1747—1997年之间,湖泥中碳酸盐的氧碳同位素组成和有机物含量记录了北京地区公元1747年以来的气候变化:1866年以前冬季风盛行,气候比较寒冷干燥;1887年以后夏季风盛行,气候比较温暖湿润,其中1907—1926年是近250年以来气候最为温暖湿润的时期;介于两者之间的1867—1886年是气候急剧转型的时期,也是自然灾害频繁出现的时期。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Select
10.
北京王府井东方广场古人类遗迹热释光断代
郑公望, 夏正楷, 任秀生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摘要
(
934
)
可视化
收藏
东方广场位于北京王府井地区。施工开挖中发现,在埋深大约10.5m和12m处分别有2层河流砂层,含化石、石器、灰烬等物。经热释光断代方法测定,上层约为距今1.5至1.9万年,下层约为距今2.2至2.6万年。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Select
11.
北京王府井东方广场工地旧石器文化遗址地层和古地貌环境分析
夏正楷, 郑公望, 岳生阳, 郁金城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摘要
(
842
)
可视化
收藏
北京市王府井东方广场工地发现的古人类活动遗址是一处旧石器晚期的文化遗址,包括有上、下两个文化层,其时代距今分别为1.5~1.9万年和2.2~2.6万年左右。该遗址位于当时平原河流的天然堤上,是古人类在河边进行短期活动留下的遗迹。这一发现对于研究北京平原地区人类活动的历史和自然环境的演变,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Select
12.
泥河湾盆地末次间冰期气候变化的氧碳同位素记录
夏正楷, 韩军青, 金德秋, 周锡煌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摘要
(
784
)
可视化
收藏
黄土-古土壤序列的研究表明,我国东部地区第四纪气候演变的总规律是干冷与湿暖的交替。但是,气候的变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不同时间和地点,气候的干、湿和冷、暖变化可能会出现不同的组合。根据泥河湾盆地晚更新世湖泊沉积物中所含碳酸盐的氧碳同位素研究,认为在末次间冰期(距今13~7万年),该区气候以干暖与湿冷的交替为主要特征。这一发现将有助于加深对我国东部第四纪气候变化规律的认识。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