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李佳益, 董琳, 石开波. 塔里木盆地西北缘寒武系第二统肖尔布拉克组内的颤藻化石[J].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 60(3): 475-488. |
[2] |
宁铄现, 陈永顺. 青藏高原东南缘存在连通的下地壳流吗?[J].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 59(3): 395-406. |
[3] |
刘晓旭, 党卓, 张南. 地幔柱的发生机制研究——以Ferrar为例[J].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 58(2): 234-240. |
[4] |
刘聪, 郭虎, 赖勇. 准苏吉花斑岩型钼铜矿床岩体特征及成矿机制研究[J].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 56(4): 679-691. |
[5] |
何勇, 刘波, 刘红光, 石开波, 王远翀, 姜伟民. 塔里木盆地西北缘通古孜布隆剖面下奥陶统蓬莱坝组白云石化流体来源及白云岩成因分析[J].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 54(4): 781-791. |
[6] |
高中博, 王磊, 田伟, 弓明月. 塔里木盆地早二叠世玄武岩火山机构的三维地震解释与结构分析[J].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 54(3): 555-562. |
[7] |
郭丽爽, 吕鑫, 王政华, 毛佐国, 张继林, 刘玉琳, 陈旭. 广西大宁岩体和初洞岩体锆石U-Pb年代学及Hf同位素研究[J].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 53(4): 667-682. |
[8] |
李文山,李江海,周肖贝,李维波,王洪浩,杨静懿. 塔里木盆地中央高磁异常带成因: 来自地震反射剖面的新证据[J].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 50(2): 281-287. |
[9] |
刘瑞娟,关平,简星,田伟. 塔里木盆地基性岩“球粒”特征及成因研究[J].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49(4): 614-620. |
[10] |
潘文庆,张巍,于红枫,于红娇,张正红,关平,简星. 塔里木盆地跃南地区二叠系火山岩储层成因机理研究[J].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49(4): 603-613. |
[11] |
夏小洪,孙楠,宋述光,肖序常. 北祁连西段熬油沟---二只哈拉达坂蛇绿岩的形成环境和时代[J].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 48(5): 757-769. |
[12] |
崔欢,关平,简星. 塔北西部岩浆热液?地层水流体系统及碳酸盐岩储层的成岩作用响应[J].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 48(3): 433-443. |
[13] |
刘晓,关平,潘文庆,田伟,黄少英,潘?,敬兵,于红娇. 塔里木盆地二叠系火山岩空间展布的精细刻画及其地质意义[J].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47(2): 315-320. |
[14] |
凤永刚,刘树文,吕勇军,田伟,柳小明. 冀北凤山晚古生代闪长岩-花岗质岩石的成因: 岩石地球化学、锆石U-Pb年代学及Hf同位素制约[J].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45(1): 59-70. |
[15] |
皮学军,刘楚雄,陈颖,孙作玉,郝维城. 新疆柯坪大湾沟奥陶系顶部-志留系底部化学地层特征讨论[J].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43(2): 183-18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