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屈永霖, 闻新宇, 张慕琪, 刘喆. 使用人工神经网络改进2022年北京冬奥会数值天气预报后处理过程的算法研究[J].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 58(2): 210-220. |
[2] |
周佩, 黄颖婕, 胡冰逸, 韦骏. 基于LSTM深度学习的ENSO预测及其春季预报障碍研究[J].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 57(6): 1071-1078. |
[3] |
王馨陆, 黄冉, 张雯娴, 吕宝磊, 杜云松, 张巍, 李波兰, 胡泳涛. 基于机器学习方法的臭氧和PM2.5污染潜势预报模型——以成都市为例[J].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 57(5): 938-950. |
[4] |
姜璐璐, 吴欢, Lorenzo Alfieri, 李潇濛, John S. Kimball, 陈秀万. 基于遥感与区域化方法的无资料流域水文模型参数优化方法[J].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 56(6): 1152-1164. |
[5] |
张斌, 吕宝磊, 王馨陆, 张雯娴, 胡泳涛. 利用集合深度学习方法订正空气质量数值预报结果——以新疆乌昌石城市群为例[J].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 56(5): 931-938. |
[6] |
邹思琳, 任晓晨, 王成功, 韦骏. 时间精度与空间信息对神经网络模型预报PM2.5浓度的影响[J].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 56(3): 417-426. |
[7] |
郑宇凡, 蔡旭晖, 康凌, 张宏升, 宋宇. 大气扩散应急预报的风场不确定性影响研究[J].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 55(5): 878-886. |
[8] |
任晓晨, 邹思琳, 唐娴, 韦骏. 基于集合经验模态分解和BP神经网络的北京市PM2.5预报研究[J].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 55(4): 615-625. |
[9] |
李五生,王洪庆,王玉,吴琼. 基于卫星资料的对流初生预报及效果评估[J].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 50(5): 819-824. |
[10] |
万晓敏,付遵涛,胡永云. 平流层NAM异常对东北冷涡活动影响的研究[J].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49(3): 417-425. |
[11] |
刘永柱,杨学胜,王洪庆. GRAPES 奇异向量研究及其在暴雨集合预报中的应用[J].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47(2): 271-277. |
[12] |
罗先汉. 地震前兆的微波遥感观测探讨[J].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45(6): 1039-1045. |
[13] |
韩雷,王洪庆,林隐静. 光流法在强对流天气临近预报中的应用[J].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44(5): 751-755. |
[14] |
陈敏,仲跻芹,郑祚芳. 北京地区一次强降水过程的多种观测资料四维变分同化试验[J].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44(5): 756-764. |
[15] |
韩雷,张焱,王洪庆. 腐蚀方法在风暴自动识别中的应用[J].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44(4): 592-59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