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吴湘江, 刘狄, 刘凤萍, 等. 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亚硝酸盐: 亚硝酸盐–中性红–溴酸钾体系. 理化检验: 化学分册, 2005, 41(3): 211–212
[2] 姜洪波, 李应辉, 郎德龙. 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亚硝酸盐.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05, 4(1): 53–54
[3] 王知彩, 崔平, 舒桂英. 二甲酚橙催化光度法测定亚硝酸盐的研究. 分析试验室, 2001, 20(5): 30–31
[4] 吴兰菊, 方克鸣, 陈建荣, 等. 2-(2-噻唑偶氮)-对甲苯酚SCN体系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亚硝酸盐. 光谱实验室, 2005, 22(4): 723–725
[5] 赵二劳, 李满秀, 赵丽婷. 荧光光度法测定亚硝酸盐的研究进展. 冶金分析, 2007, 27(8): 28–32
[6] 张联. N-亚硝基化合物的致突变性致畸性和通过胎盘致癌作用. 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 1984(4): 197– 202
[7] 李党生, 张尧旺. 亚硝酸盐测定方法研究进展.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 17(1): 50–52
[8] 严小平, 李成平, 童建颖, 等. 溴酸钾–猩红3B 体系中催化光度法测定痕量亚硝酸盐. 光谱实验室, 2006, 23(3): 428–430
[9] 王金中, 李艳霞. 催化动力学极谱法测定痕量亚硝酸盐.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05, 18(4): 434436
[10] 刘建坤, 朱家平, 郑荣华. 水中亚硝酸盐检测标准方法比较及其研究进展. 资源调查与环境, 2009, 30(4): 301–304
[11] 邱罡, 陈宜菲. 国内光度法测定亚硝酸盐进展. 光谱实验室, 2010, 27(3): 900–907
[12] GB/T 12763.4—2007 Specifications for oceanographic survey—Part 4: survey of chemical parameters in seawater [S], 19–34
[13] GB 17378.4—2007 Specifications for marine monitoring— Part 4: seawater analysis [S], 115–1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