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村非商业街巷中女性安全感环境影响因素研究——以深圳市平山村为例

王珺菁1 韩西丽1,2,†

1.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城市规划与设计学院, 深圳 518055; 2.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 北京 100871; †通信作者, E-mail: hanxl@pkusz.edu.cn

摘要 以深圳市南山区平山村非商业街巷为例, 识别对女性安全感产生负面影响的 5 类 32 个环境因素, 并对具有显著负面影响的环境因素进行排序与探讨, 同时探究女性的社会人口学变量是否会导致安全感知差异。结果表明, 街巷的社会环境因素比物理环境因素更容易让女性感到不安。负面的特殊人群及动物活动是引起女性不安的最主要因素, 其次是缺乏维护的街巷竖向特征(包括可能下坠的物品、混乱的电力设施等)。另外, 不同社会背景女性的安全感存在明显差异, 即受教育程度越高、了解城中村负面传闻越多以及青年少年阶段的女性越容易感到不安。

关键词 城中村; 非商业街巷; 女性安全感; 环境因素; 深圳市

城中村是我国在快速城市化阶段形成的高人口密度和高建设强度的独特城市形态, 其中的外来人口是城市青壮年劳动力的主要来源。城中村内高频率的人口流动导致邻里关系冷漠, 难以形成“熟人社区”。此外, 城中村居民日常生活的非商业街巷区普遍存在环境质量差、安全隐患大和市政配套设施落后、违规建设泛滥和社会问题频发等问题[1]

Maslow 等[2]将心理安全感定义为“一种从恐惧和焦虑中脱离出来的信心、安全和自由的感觉”, 但至今对安全感的定义没有统一的标准。综合来看, 心理安全感更多地指个体较稳定、持久和内隐的主观体验[3]。作为人类最基本的心理需求之一, 安全感在一定程度上会受到建成环境的影响[4]。结合城中村的环境条件, 本文中安全感指在城中村公共空间内活动时, 使用者不认为自己处于危险环境中, 对周边环境有稳定控制感, 不存在会被威胁或伤害的心理状态。

在城市建成环境中, 女性的安全感整体上低于男性[5],性侵犯是其恐惧的核心部分[4,6–8]。相对于视觉上能感受到管理和执法措施的场所, 女性尤其害怕进入僻静、黑暗的空间[9]。为此, 她们会改变行为习惯, 减少外出以及与他人的接触机会[5,8,10]。长此以往, 女性身心健康势必受到负面影响, 并形成恶性循环[6,10–11]

“街道眼”理论首次表明客观环境的设计会影响安全感知[12], “自然监视”对提升安全感有正面效果[13–14]。针对视觉印象或者物理外观, “破窗理论”提出场地对人们心理感知的影响[9]。若公共场所或邻里街区中皆是混乱和无序的环境(如破损的门窗、满地垃圾杂物等)且没有及时整治, 会增加人们对犯罪的恐惧, 甚至引发更多的犯罪[15]。CPTED (环境设计预防犯罪) 理论则对环境和犯罪的关系进行多学科交叉融合[16]

目前, 国内外对在正式户外公共空间中的犯罪和城市安全的研究较多, 集中在包含绿地环境的城市公共空间中, 如沿河绿廊[17]、校园[18]、城市公 园[19]和公共设施[8]等, 对非正式公共空间的人群心理安全感研究较少, 尤其是女性安全感知方面。在居住区和城市街道方面, 有学者提出一些影响女性安全感的环境因素。Paydar 等[20]结合 3D 地图和问卷调查, 研究女性在住区内步行路线的选择和环境安全感知, 发现户外家具摆放状态、监控和植被是影响安全感的关键因素。由于城中村空间结构的特殊性, 容易成为滋生犯罪行为的场所[21], 但其作为研究安全感的空间环境却鲜有学者关注, 针对女性在城中村安全感的研究是更为缺乏, 丁传标等[14]运用空间句法研究城中村空间形态与安全感的关系, 发现狭长弯曲的巷道会引起不安。

本研究聚焦于城中村非商业街巷, 对其中居住及来访的女性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 了解影响女性安全感的环境因素, 以期为未来城中村改造提供理论依据, 缓解城市环境给女性带来的负面影响。

1 研究设计与方法

1.1 研究区域概况

由于城中村非商业街巷环境和状态普遍一致, 本研究选取深圳市一个典型的城中村——南山区平山村作为研究对象。平山村居住用地面积为 16.90hm2, 有 642 栋建筑, 总人口约为 3 万, 非户籍人口占 84.1%, 建筑密度和人口密度极高。整体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街巷中多坡道、台阶和楼梯。村内有两条主要街道, 两侧是商业店铺, 形成上住下店模式。如图 1 所示, 狭长弯曲的非商业街巷是平山村内部道路的主要部分, 是典型的“握手楼”和“一线天”, 一层为居民日常出入的住宅入口。

平山村以中部主街为界, 分为东北区和南区。东北区历史较久, 街巷形态延续 20 世纪 60 年代“自组织性”旧村肌理, 形态不规则; 南区在 70 年代经村集体规划, 建筑风格更统一, 街巷布局更规整(图 2)。根据网络媒体报道及访谈结果, 平山村自 2012 年以来发生多起大小案件和意外事件, 包括盗窃、抢劫、动物虐待、打架斗殴、触电[22]和大小车祸等。村内还发生若干女性报告的性骚扰、跟踪尾随事件。

1.2 问卷设计

本研究涉及的环境影响因素基于文献[9,12‒ 16]相关理论, 并结合城中村非商业街巷的环境特征进行选取, 之后进行专家访谈, 对因素进行筛选、删减和合并, 最后制作问卷。整理出可能降低安全感的三大类环境因素[10]: 非商业街巷环境因素、受访者的社会人口学变量以及受访者使用城中村非商业街巷时的行为特征。本研究从物理和社会两个层面选取街巷形式特征、路面条件、街巷竖向特征、街巷环境和特殊人群及动物活动 5 类共 32 个非商业街巷环境因素。受访者的社会人口信息和使用城中村非商业街巷的行为特征共包含 15 类影响 因素。

问卷以如下封闭性问题为主: 1)女性使用非商业街巷时的行为特征和总体安全感知; 2)女性对非商业街巷各个环境要素的安全感知; 3)受访者的社会人口学信息。安全感部分的数据采用 5 点李克特量表衡量, 通过 5 个选项(“非常不安全”为 1 分, “不安全”为 2 分, “一般”为 3 分, “安全”为 4 分, “非常安全”为 5 分)量化受访者的心理安全感。

width=288.1,height=262.2

图1 平山村典型的非商业街巷

Fig. 1 Typical non-commercial alleys in Pingshan Village

width=390.95,height=312

图2 平山村非商业街巷范围示意图

Fig. 2 Map of non-commercial alleys in Pingshan Village

问卷调查数据的收集在线上线下同步进行, 调研时间为 2020 年 8—10 月。线上采用滚雪球抽样, 研究人员在社交媒体中搜索关键词, 保证女性受访者都去过平山村非商业街巷或住在平山村。问卷包含不同类型的平山村非商业街巷照片, 帮助受访者回忆在街巷活动时的心理状态。照片来自 24 条非商业街巷, 由两位景观和城市设计专业人员距离地面 1.6m 拍摄获得。这一高度更符合步行中女性视角的观察效果[9], 然后使用 Adobe Photoshop 6.0 处理光照水平和各因素的清晰度。线下调查中, 研究人员在平山村内非商业街巷内 42 条非商业街巷的入口、内部和入口周围选择受访女性, 采用方便抽样的方式随机选择受访者, 每位受访者大约需要 15分钟。共采访 782 位女性使用者, 其中 258 位同意填写问卷, 245 位完成问卷。剔除无效问卷后, 共获得232 份有效问卷。

本研究设置调查问卷的目的如下: 1)探究对女性安全感产生负面影响的非商业街巷环境因素及其影响程度; 2)了解街巷女性使用者的不同社会信息背景以及使用行为特征之间是否存在安全感知的差异。

2 数据分析与研究结果

2.1 安全感环境影响因素分析

有效问卷的信度和效度分析结果显示, 克朗巴哈系数 α 为 0.957 (大于 0.8), 表明问卷量表信度很好。KMO 值为 0.935, Bartlett 显著性检验结果的 P值小于 0.05, 表示问卷能够通过检验, 说明问卷设计有效且合理。在 5 类城中村非商业街巷条件下, 受访女性安全感知得分情况如下。

2.1.1 街巷形式与安全感

女性对城中村街巷形式特征安全感知平均分值为 1.80~2.53 (图 3), 总体安全程度较低。其中, 尽端式街巷的安全感得分最低, 其次是宽度不足 2 米的狭窄街巷。由于狭窄的街巷容易让人感到压抑, 连通性低更让使用者无法通过视线预知周围的环境状态。这与其他研究的结论相似。拐角后的尽端会降低犯罪行为曝光率, 而在可达性低的街巷生活会更不健康, 更容易产生对犯罪的恐惧[13,23]。实际上, 安全感知往往与实际的犯罪情况存在“感知偏差”, 即女性认为比较安全的和连通性较高的街巷反而可能有较高的犯罪率[7,11], 这种现象在城中村是否存在有待考证。从女性安全感的角度考虑, 连通性低、过于狭窄的街巷会让使用者感到不安。

2.1.2 街巷路面条件与安全感

街巷路面条件的安全感得分较低, 平均分值为1.85~2.42 (图 4)。路面两侧下陷的排水沟渠、路面湿滑、有污水坑更容易让女性感到不安全。女性体格和力量较弱, 时常穿着高跟鞋, 且对环境感知细腻敏感, 在物理环境较差的空间中行走时会更加担心磕碰和摔倒。因此, 糟糕的路面环境会潜伏着对身体的伤害, 降低女性的安全感。

2.1.3 街巷竖向特征与安全感

女性对街巷竖向特征的总体安全感程度偏低, 平均分值为 1.28~2.74 (图 5)。当女性发现街巷中存在可能下坠的物品时, 会感到强烈的不安。在访谈中了解到, 这是由于城中村街巷比较狭窄, 导致下坠物体的避让空间不足。另外, 暴露在外的电力设施、缺乏监控设施、漆黑的门洞等立面特征也会使女性感到较为不安。平山村曾出现居民被电身亡的案例[22]。随着城中村人口增多, 房东自行搭接电线来满足更多租客需求, 而深圳潮湿多雨, 缺乏维护的电力设施可能导致严重的安全事故。尤其是有孩子的女性, 会更加担心自己的孩子被低矮的电线伤害。监控设施可以用来预防盗窃等犯罪行为, 潜在罪犯会因顾忌犯罪行为被拍下而放弃犯罪[24]。很多女性表示, 有监控之后她们更愿意出门。漆黑的门洞让女性产生藏匿着犯罪人员的臆想, 从而导致恐惧。女性的这些细腻感知会使其在遇到上述情景时, 选择避开或快速通过。

width=358.2,height=64.55

图3 三类城中村非商业街巷形式特征的女性安全感平均分值

Fig. 3 Average score of women’s safety perception of three types of non-commercial alley features in urban villages

width=351.45,height=87.8

图4 五类城中村非商业街巷路面条件因素的女性安全感平均分值

Fig. 4 Average score of women’s safety perception of five types of non-commercial alley road conditions in urban villages

2.1.4 街巷环境特征与安全感

女性对街巷环境总体安全感程度偏低, 平均分值为 1.36~2.91 (图 6)。照明不足得分最低, 其次是令人不愉快的气味和滴落的不明液体, 而遮挡视线的盆栽或植物基本上没有负面影响。受访女性表示夜晚和黑暗会极大地放大不安全感, 让大部分物理和社会环境变成负面因素。也有研究表明, 在幽闭的街巷中, 照明不足除造成无法了解周围环境外, 还会引发幽闭恐惧症[7]。除照明不足和遮挡视线的盆栽外, 其他因素都是因潜存着对身体的伤害而导致不安。

2.1.5 特殊人群及动物活动与安全感

女性对街巷中不同特殊人群及动物活动的总体安全感程度最低, 分值为 1.13~2.18 (图 7)。其中只有流浪猫狗和快速经过的电瓶车超过 2 分。当街巷中出现暴躁的人或疑似精神病人、骚乱的人群、鬼鬼祟祟的人、醉酒或正在饮酒的人和衣冠不整蹲坐在街边的人时, 女性感到强烈不安。这是因为女性担心这些潜在的危险人群会突然实施犯罪行为或者出现肢体冲突, 对自己造成身心伤害。另外, 在访谈中得知, 女性对于城中村中行为举止异于普通居民的行人, 特别是男性, 会尤其感到不安。

width=352.4,height=135.95

图5 八类城中村非商业街巷的街巷竖向特征因素与女性安全感平均分值

Fig. 5 Average score of women’s safety perception of eight types of non-commercial alley vertical characteristics in urban villages

width=357.35,height=142.65

图6 八类城中村非商业街巷的街巷环境因素与女性安全感平均分值

Fig. 6 Average score of women’s safety perception of eight types of non-commercial alley environmental factors in urban villages

width=356.75,height=123.8

图7 八类城中村非商业街巷中特殊人群及动物活动与女性安全感平均分值

Fig. 7 Average score of women’s safety perception of eight types of non-commercial alley’s abnormal crowd and animal activities in urban villages

2.2 不同女性群体安全感差异分析

个人的身份属性和社会经验也会影响女性对环境安全的评估[25]。由于问卷的 Kolmogorov-Smirnov检验结果表明安全感的分值不是正态分布, 本文使用非参数检验, 即 Mann-Whitney U 检验和 Kruskal-Wallis H 检验来进一步探讨安全感知得分在不同社会人口变量和使用行为特征之间的差异。设自变量为社会背景和使用行为特征, 因变量为安全感评分均值。社会人口统计学变量和街巷使用行为特征对不同环境影响因素的安全感知差异见表1。

表1中, 显著性水平代表该类别中不同分类的女性群体之间安全感知有显著差异。其中, 不同年龄、对城中村负面传闻的了解程度、受教育程度、职业类型、城中村居住年限、是否愿意独自一人前往非商业街巷的意愿, 这 6 个分类中的不同女性群体表现出显著的安全感差异, 其次是不同婚姻状态、不同月收入的女性存在安全感差异。通过比较每个群体中不同分类的女性安全感评分均值, 可以得出安全感较低的群体类别。

表1 城中村非商业街巷女性安全感的社会人口学和使用行为特征差异

Table 1 Sociodemographic and behavioral differences in influencing of women’s safety perception of non-commercial alleys in urban villages

编号 社会人口变量影响女性安全感的大类因素 街巷形式特征路面条件街巷竖向特征街巷环境特殊人群及动物活动 F社会人口信息 F1年龄30.655***10.646*36.337***38.114***20.094*** F2婚姻状态−3.644***−0.333−3.116**−3.929***−1.271 F3是否有孩子−2.109*−1.748−1.753−1.741−1.221 F4自身健康状况评估8.1173.1315.4304.3980.990 F5是否有受害经历0.6460.3320.0590.0040.329 F6是否听说过城中村负面传闻−3.402***−2.343*−2.405*−2.061*−2.010* F7受教育程度40.407***14.695*38.062***50.070***27.630*** F8职业34.466***20.519**31.345***34.340***15.698* F9月收入6.1369.683*9.547*10.423*5.071 F10目前住所的住宅类型15.776**0.6834.5875.36010.234* G行为特征 G1是否在城中村居住过−2.765**−0.742−0.780−1.353−1.885 G2城中村居住年限15.151**11.861**25.252***19.224***15.899*** G3进入城中村非商业街巷的频率6.6902.2078.403*3.5520.804 G4是否有熟人居住在城中村−0.498−0.327−0.011−0.370−0.324 G5是否愿意独自一人前往城中村非商业街巷39.358***22.025***28.794***19.317***13.093* 显著变量个数107987

注: *, **和***分别表示显著性水平为0.05, 0.01, 0.001。

首先, 听过城中村负面传闻比没有听过的女性更易感到不安, 安全感评分只有 1.87。这说明, 场所声誉会影响女性在其中活动时的安全感, 女性表现出对城中村安全状态较低的心理预期。这可能是对混乱环境的排斥, 也可能是由负面的社会传闻导致的, 而负面传闻常源于新闻或亲友谈话[7]。杜绝城中村负面传闻需要从根本上改善整体社会状态, 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相反, 积极的宣传可能可以提高女性的安全感, 降低城中村负面传闻对女性安全感影响。

与其他学历相比, 博士及以上学历的女性安全感程度最低, 安全感评分为 1.50。受教育程度更高的女性安全感更低, 这与 Liu 等[26]的研究结果一致。教育程度低的女性进入社会较早, 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教育程度高的女性长期处在相对稳定的环境(如校园)中, 对城中村混乱的状态更易表现出不适。另外, 一个区域的教育不平等情况越明显, 人们的不安全感就越强烈[27]。对教育程度高的女性而言, 城中村其他居民的教育程度与自身差距大, 她们会认为教育程度低的人做出非正常举动的概率高, 可能会对环境甚至自身安全产生负面影响。因此, 学历高的人更容易在城中村非商业街巷环境中感到不安。

其次, 与居住时间更短或更长的女性相比, 居住年限为 3~5 年的女性安全感评分最低, 为 1.74分。与居住年限在 2 年及以下的女性相比, 居住年限为 3~5 年的女性更有机会接触村内负面事件, 而有 6 年及以上居住年限的女性已经适应了城中村的生活环境。

与其他职业类型的女性相比, 公职人员(如公务员和教师等事业单位人员等)的不安程度更高, 为 1.70 分。这可与高学历女性安全感更低对应, 两者日常工作生活的环境都相对稳定和单纯。城中村人员流动大, 社会环境复杂, 街巷空间的无序感与她们日常活动的空间氛围有较大落差, 带来对城中村非商业街巷环境的警惕心理, 因此公职人员在此类环境中更加不安。

最后, 与其他年龄段的女性相比, 15~18 岁和19~30 岁的女性安全感更低, 评分为 1.80 和 1.83。15~18 岁的女性主要对负面特殊人群及动物活动和街巷形式感到不安。Nayak[28]对 11~16 岁的儿童以及青少年进行对犯罪恐惧度的调查, 发现他们对社区安全问题很敏感, 更加清楚警务、青年团伙、摩托车和毒品等场所的具体地点。Mesch[4]的研究也表明, 女性年龄越小, 越害怕犯罪行为。19~30岁的女性除同样对负面特殊人群及动物活动感到不安外, 还对城中村街巷立面特征和街巷环境感到不安。这部分女性包含高校学生、刚就业的女性和年轻的母亲等。城中村环境比她们之前所处的环境更混乱复杂, 或对他们年幼的孩子有安全威胁。另外, 未婚女性安全感得分较低, 为 1.84, 而大部分未婚女性的年龄在 30 岁以下。由此, 两个结果可以相互印证。因此, 在城中村非商业街巷中, 青年女性的安全感会比其他年龄段的女性更低。

此外, 本文发现, 是否有熟人住在城中村, 是否有过受害经历以及对自身健康状况好坏的评估情况等因素, 不直接导致女性的安全感知差异。之前的研究表明, 有受害经历的女性在消极的建成环境中会更害怕, 健康状况差也会影响探测和远离危险的能力, 从而增加不安全感[7,19]。研究结果产生差异的原因可能是城中村的不良声誉导致受害经历不同女性的安全感程度都较低, 而在狭窄的街巷中, 自身健康状态的好坏也不能决定她们能否避开不安全因素。

3 结论与建议

本文从女性心理安全感知层面出发, 探索城中村中影响女性安全感的环境因素。城中村非商业街巷的街巷形式特征、路面条件、街巷竖向特征、街巷环境和特殊人群及动物活动都不同程度地引起女性在物理伤害及社会伤害层面的不安全感, 安全感评分都小于 2.5 (表 2)。

由表 2 可以看出, 负面的特殊人群及动物活动是引起女性不安全感的最主要因素, 其中行为异常的人最容易引起女性不安, 尤其是行为异常的男性。可见, 社会环境问题带给女性的不安全感非常强烈, 单纯的改善物理环境起到的效果有限。其次, 负面的街巷竖向特征也较容易引起女性不安, 尤其是存在下坠物品和混乱电力设施的街巷。

以往城中村改造的重点在于“城市美化”, 如建筑立面喷涂、屋顶改造、广告牌管控等。事实上, 城中村应该加强社会层面管理, 将改造重点向居民及来访人员管控方面转移。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1)加强城中村的租户及来访人员的安全核查(如检查租房信用记录), 并且, 在夜间和远离主街区域保证一定的警员巡逻密度; 2)宣传城中村正面形象, 提高声誉, 由此提高城中村在女性心中的安全感预期值; 3)举办简单的社区活动(如自卫课程、深圳文化科普、手工作坊等), 促进建立女性社交网络, 同时增加女性自我保护能力。

表2 城中村非商业街巷中各环境因素对女性安全感的影响分值汇总

Table 2 Score summary of the impact of various environmen-tal factors on the safety perception of female in non-commercial alleys in urban villages

影响因素 不安全感诱发因素标准差均值 特殊人群及动物活动负面的特殊人群及动物活动4.5041.507 街巷竖向特征缺乏规范管制与维护的街巷竖向特征5.9031.917 街巷环境负面街巷环境6.2272.013 路面条件负面路面条件4.0782.148 街巷形式特征街巷形式特征3.1042.198

虽然改善社会环境是最应该关注的部分, 但物理环境的改善在减少犯罪行为和提升女性安全感方面也有作用[29]。因此, 建议做如下调整来改善女性安全感: 1)规范和管制城中村乱搭、乱建、乱挂和乱摆放现象, 定期检查并维护建筑外墙破损情况, 防止因为建筑外墙老化而掉落砖块、石块; 2)将架空电缆改为地缆, 规范城中村竖向空间; 3)保证照明充足; 4)注重街巷连通性, 或者可在狭长弯曲的街巷增设监控、报警器、广角镜和指示牌, 也可以设置指示牌, 告知通往商业街巷或者主街道的方向。

未来的研究将在更多的区域展开, 全面地了解物理环境和社会环境影响女性安全感的因素, 同时深入探究女性自身因素和地域差异对安全感的影响。进一步地, 也可以细化地拓展至不同年龄段女性的安全感知差异, 解决从儿童到老人不同年龄段女性群体的安全需求, 以期帮助完善现存高密度居住区的规划和管理模式, 基于住户的安全感知, 从社会和心理层面提升住户的居住体验。

参考文献

[1]仝德, 冯长春, 邓金杰. 城中村空间形态的演化特征及原因——以深圳特区为例. 地理研究, 2011, 30(3): 437–446

[2]Maslow A H, Hirsh E, Stein M, et al. A clinically derived test for measuring psychological security-insecurity. The Journal of General Psychology, 1945, 33(1): 21–41

[3]姚本先, 汪海彬. 整合视角下安全感概念的探究. 江淮论坛, 2011(5): 149–153

[4]Mesch G S. Women’s fear of crime: the role of fear for the well-being of significant others. Violence Vict, 2000, 15(3): 323–336

[5]Foster S, Giles-Corti B. The built environment, neighborhood crime and constrained physical activity: an exploration of inconsistent findings. Preventive Medicine, 2008, 47(3): 241–251

[6]Lorenc T, Petticrew M, Whitehead M, et al. Fear of crime and the environment: systematic review of UK qualitative evidence. BMC Public Health, 2013, 13: 496–503

[7]Koskela H, Pain R. Revisiting fear and place: women’s fear of attack and the built environment. Geoforum, 2000, 31(2): 269–280

[8]Stark J, Meschik M. Women’s everyday mobility: Frightening situations and their impacts on travel behaviour.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F: Traffic Psychology and Behaviour, 2018, 54: 311–323

[9]Jiang B, Mak C N S, Larsen L, et al. Minimizing the gender difference in perceived safety: comparing the effects of urban back alley interventions.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2017, 51: 117–131

[10]Lorenc T, Clayton S, Neary D, et al. Crime, fear of crime, environment, and mental health and wellbeing: mapping review of theories and causal pathways. Health & Place, 2012, 18(4): 757–765

[11]Foster S, Giles-Corti B, Knuiman M. Neighbourhood design and fear of crime: a social-ecological examina-tion of the correlates of residents’ fear in new subur-ban housing developments. Health & Place, 2010, 16 (6): 1156–1165

[12]Jacobs J.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 金衡山, 译. 南京: 译林出版社, 2005

[13]Marzbali H M, Abdullah A, Maghsoodi Tilaki M J. The effectiveness of interventions in the built environment for improving health by addressing fear of crim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aw, Crime and Justice, 2016, 45: 120–140

[14]丁传标, 张涵, 程明洋, 等. 城中村空间形态对居民居住安全感的影响——以广州珠村为例.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5, 34(4): 70–75

[15]李本森. 破窗理论与美国的犯罪控制. 中国社会科学, 2010(5): 154–164

[16]杨英姿. 国外城市社区空间环境与犯罪关系理论研究综述. 现代城市研究, 2011, 26(2): 78–85

[17]Gargiulo I, Garcia X, Benages-Albert M, et al. Women’s safety perception assessment in an urban stream corridor: developing a safety map based on qualitative GIS.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2020, 198: 103779

[18]Gover A R, Tomsich E A, Jennings W G, et al. An exploratory study on perceptions of safety, fear of crime, and victimization experiences among faculty and staff at an urban university: a focus on gender. Criminal Justice Studies, 2011, 24(1): 37–55

[19]Mak B K L, Jim C Y. Examining fear-evoking factors in urban parks in Hong Kong.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2018, 171: 42–56

[20]Paydar M, Kamani-Fard A, Etminani-Ghasrodashti R. Perceived security of women in relation to their path choice toward sustainable neighborhood in Santiago, Chile. Cities, 2017, 60: 289–300

[21]刘战国, 郜昂. 城中村犯罪热点研究: 深圳 L 村为例. 中国公共安全(学术版), 2010(3): 9–12

[22]深圳市南山区应急管理局. 南山区应急管理局生产安全事故案例简报“广东宏泰达建设有限公司‘6.20’一般触电事故案”[EB/OL]. (2020–12–03) [2021–06–25]. http://www.szns.gov.cn/nsqajj/gkmlpt/content/8/8 319/post_8319518.html#19794.2020-12-03

[23]Nasar J L, Fisher B, Grannis M. Proximate physical cues to fear of crime.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1993, 26(1): 161–178

[24]杨建国. 论视频监控的犯罪预防功能及犯罪侦查价值. 犯罪研究, 2011(1): 64–74

[25]Jackson J, Gray E, Brunton-Smith I. Decoding disorder: on public sensitivity to low-level deviance. Social Science Electronic Publishing, 2010: 1567953

[26]Liu J, Messner S F, Zhang L, et al. Socio-demogra-phic correlates of fear of crime and the social context of contemporary urban China. American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 2009, 44(1/2): 93–108

[27]Clément M, Piaser L. Do inequalities predict fear of crime? Empirical evidence from Mexico. World Development, 2021, 140: 105354

[28]Nayak A. ‘Through children’s eyes’: childhood, place and the fear of crime. Geoforum, 2003, 34(3): 303–315

[29]Foster S, Wood L, Christian H, et al. Planning safer suburbs: do changes in the built environment in-fluence residents’ perceptions of crime risk?. Social Science & Medicine, 2013, 97: 87–94

Environmental Factors Influencing Women’s Safety Perception in Non-commercial Alleys in Urban Villages: A Case Study of Pingshan Village, Shenzhen

WANG Junjing 1, HAN Xili 1,2,†

1. School of Urban Planning and Design, Peking University Shenzhen Graduate School, Shenzhen 518055; 2. School of Architecture & Landscape Architecture, Beijing 100871; † Corresponding author, E-mail: hanxl@pkusz.edu.cn

Abstract Taking non-commercial alleys in Pingshan Village,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as an example, this study identified and extracted 5 categories of 32 environmental factors that have negative effects on women’s safety perception, then ranked and discussed the environmental factors that have significant negative effects, and explored whether women’s socio-demographic variables would lead to differences in safety perceptio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ocial environment factors in the alley were more likely to make women feel uneasy than the physical environment factors. Negative special groups and animal activities were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s causing women’s uneasiness, followed by the lack of maintenance of the vertical features of the alleys, such as falling objects and chaotic electrical facilities. In addition,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women’s safety perception among different social backgrounds, that is, educated women, knowing about negative reports in urban villages, and young women are more likely to feel insecure.

Key words urban villages; non-commercial alleys; women’s safety perception; environmental factors; Shenzhen city

doi: 10.13209/j.0479-8023.2022.03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2078446)资助

收稿日期: 2021-06-27;

修回日期: 2021-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