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信息
- 王玉, 陈炜夷, 甘怡群
- WANG Yu, CHEN Weiyi, GAN Yiqun
- 意义缺失到生命意义感的作用机制:有调节的中介作用
- Mechanism from Absence of Meaning to Meaning in Life: Moderated Mediation of Satisfaction of Psychological Need
-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 52(3): 581-586
- Acta Scientiarum Naturalium Universitatis Pekinensis, 2016, 52(3): 581-586
-
文章历史
- 收稿日期: 2015-02-24
- 修回日期: 2015-04-27
- 网络出版日期: 2016-05-17
生命意义感是一种生命有价值、生活有目的、有方向感的主观体验[1]。已有研究表明, 生命意义的缺失将妨碍个体的自我认同, 与低自尊、焦虑、抑郁甚至自杀风险相关[2-4]。意义缺失的体验将激发起个体强烈的重构意义的动机, 引导人们投入到意义寻求的努力中去[5]。根据Reker[6]的观点, 这种意义寻求的动机基础具有两面性, 既可能出于开放性的、积极健康的目的(例如拓展生命体验), 也可能源于意义感缺失所带来的焦虑和不满。只有个体利用积极的意义寻求过程, 才可能获得真正的内心满足, 获得有意义的人生[1]。以往的研究多关注生命意义感对其他变量的影响, 较少考察意义感的前因变量以及影响意义寻求过程的个体因素。对意义缺失感的研究往往脱离其后的意义寻求过程和意义寻求效果。因此, 本研究考察意义缺失、意义寻求和意义感的关系, 假设意义寻求在意义缺失与意义感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假设1)。
此外, 已有的研究普遍发现, 意义寻求与意义感体验之间的相关性并不稳定[7-8], 这提示我们可能存在一些调节变量影响这一过程。本研究根据自我决定理论(self-determination theory)[9], 将基本心理需要满足作为调节变量纳入到意义缺失→意义寻求→意义感的路径中, 探究影响这一中介过程的边际条件。在自我决定理论中, 基本心理需要满足被视为保护个体心理健康的核心要素, 会影响环境因素对个体成长过程所发挥的作用[10]。心理需要满足包括: 1)自主需要(autonomy), 在行为中感受到自我意志; 2)能力需要(competence), 有能力接受和完成任务; 3)关系需要(relatedness), 与他人建立联系和获得归属感。研究表明, 基本心理需要满足与自尊、生活满意度[11]、幸福感[12]之间存在积极关系, 可以调节负性生活事件对于自杀行为的影响[13]。根据Baumeister[14]和Klinger[15]的观点, 只有内在心理需要未得到满足的个体才更倾向于投入到寻求意义的努力中来获取意义感。因此本研究假设, 心理需要满足将在意义寻求和生命意义感之间起到调节作用(假设2)。
综上所述, 本研究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 考察意义缺失到拥有意义感的过程机制以及心理需要满足在其中是否具有调节作用。本研究提出一个受调节的中介模型来整合上述研究变量, 如图 1所示。
1 方法 1.1 被试及施测程序
在北京某高校的通选课上进行问卷调查, 被试在了解调查的性质和要求后自愿填答。本研究分两个时间点发放问卷:第一个时间点收取有效问卷164份, 男生65人, 女生99人, 平均年龄19.91岁(SD=0.94);间隔一个月后进行第二次测量, 经过匹配, 除去有缺失值、选择统一或规律的选项任意作答的问卷, 最终得到有效问卷156份, 其中男生61人, 女生95人, 平均年龄19.95岁(SD=0.93)。所有被试在填写问卷前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了解保密原则和具有自愿退出的权力, 填写问卷后均获得一份小礼物作为酬谢。
1.2 研究工具意义缺失问卷 根据生命意义感缺失和无意义感(meaninglessness)方面的理论研究[16-18], 结合定性研究的发现和定量研究中常用的测量问题, 编制了意义缺失问卷, 包括“困扰”和“无聊”两个维度, 分别包括4个和3个条目, 采用7点计分。“困扰”维度反映个体内在不一致、不连贯、矛盾冲突的程度, 例如“我对我的生命和这个世界有很多怀疑”、“我对生活的态度总是在摇摆不定”; “无聊”维度反映个体缺乏价值感和目标感的情况, 例如“我的生活平淡乏味”、“面对我每天要做的事情, 我感到很无聊”。在171名大学生中施测初始问卷, 探索性因素分析的结果与两因素结构一致。为了进一步检验该问卷的信效度, 在230名大学生中施测, 结果表明该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4, 两因素验证性因素分析的结果拟合指标良好, χ2=15.90, df=13, χ2/df=1.22, RMSEA=0.03, CFI=0.99, GFI=0.98, NNFI=0.99, 说明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效标关联效度分析表明, 意义缺失与生活满意度、积极情绪呈显著负相关(r=-0.31, p < 0.01; r=-0.39, p < 0.01), 与抑郁、消极情绪呈显著正相关(r=0.51, p < 0.01; r=0.38, p < 0.01)。在本研究中, 困扰维度的信度为0.74, 无聊维度的信度为0.85, 总量表的信度为0.83。
基本心理需要满足问卷 采用Sheldon等[19]编制的心理需要平衡量表(Balanced Measure of Psy-chological Needs)。该量表由心理系研究生翻译成中文后, 再由一名英语专业研究生回译为英文, 经过比较和反复商讨后确定最终的中文题目内容。该量表共包括18个条目, 包括关系需要满足(例如“我与对我来说重要的人保持着亲近的关系”)、能力需要满足(例如“我成功地完成了一些困难的任务和项目”)、自主需要满足3个维度(例如“我可以自由地用我自己的方式做事”), 每个维度均包括6个条目。量表采用5点评分, 1为“强烈不同意”, 5为“强烈同意”。在本研究中, 3个维度的信度分别为0.71, 0.70和0.73, 总量表的信度为0.83。
意义寻求量表 采用Steger等[1]编制的生命意义感量表中的意义寻求感维度, 中文版量表由刘思斯等[20]修订, 包括4个条目, 例如“我试图寻找我生命的意义”, 采用7点计分, 在本研究中该量表的信度为0.89。
生命意义感量表 采用Morgan等[21]开发的生命意义感问卷(MLM), 从5个方面测量意义感, 即有目的、有信条、有价值、趣味和有成就。原问卷共包括23题, 翻译成中文问卷后去掉个别内容高度重复的条目, 最终包含17题。其中目标维度3题(例如“我的生活有明确的方向和目的”), 信念维度4题(例如“我有一套自己的想法或理念, 帮助我理解生活的意义”), 价值维度4题(例如“我觉得我的生命是有价值的”), 有趣维度3题(例如“生活对我来说是有趣的”), 成就维度3题(例如“我当前在生活中所取得的成就让我很满足”)。量表采用7点计分。在本研究中, 该量表各维度信度0.74~0.86之间, 总量表的信度为0.93。
1.3 统计方法采用SPSS 18.0进行描述性统计、相关分析、回归, 使用PRCESS程序进行Bootstrap检验受调节的中介模型, 并用Lisrel 8.72建立结构方程模型。
2 结果 2.1 流失分析比较追踪组的156名被试与流失组8名被试在人口学变量和主要研究变量上的差异, 结果表明, 两组被试组不存在性别差异, χ2(1)=0.613, p > 0.05, 在年龄和主要研究变量上的差异也不显著(ps > 0.05), 结果如表 1所示。
变量 | 组别 | N | 得分平均值 | SD | t | p |
意义缺失 | 流失 | 8 | 3.25 | 1.19 | 0.452 | 0.652 |
未流失 | 156 | 3.42 | 1.06 | |||
意义寻求 | 流失 | 8 | 4.94 | 1.11 | 0.811 | 0.419 |
未流失 | 156 | 5.30 | 1.24 | |||
关系满足 | 流失 | 8 | 3.90 | 0.62 | -0.506 | 0.613 |
未流失 | 156 | 3.78 | 0.61 | |||
能力满足 | 流失 | 8 | 3.73 | 0.36 | -1.263 | 0.208 |
未流失 | 156 | 3.46 | 0.60 | |||
自主满足 | 流失 | 8 | 3.40 | 0.58 | -0.857 | 0.393 |
未流失 | 156 | 3.20 | 0.63 |
2.2 描述性统计和相关分析
由表 2可见, 意义缺失与生命意义感存在显著负相关(r=-0.57, p < 0.001), 与意义寻求呈显著正相关(r=0.21, p < 0.01);意义寻求与生命意义感呈显著正相关(r=0.30, p < 0.001);基本心理需要满足与生命意义感呈显著正相关(r=0.58, p < 0.001)。
变量 | M | SD | 1 | 2 | 3 | 4 |
1意义缺失(t1) | 3.42 | 1.06 | 1 | |||
2意义寻求(t1) | 5.30 | 1.24 | 0.21** | 1 | ||
3基本心理需要满足(t1) | 3.48 | 0.48 | -0.64*** | 0.02 | 1 | |
4生命意义感(t2) | 5.19 | 0.83 | -0.57*** | 0.30*** | 0.58*** | 1 |
说明: *在0.05水平上(双尾检验)显著; **在0.01水平上(双尾检验)显著。t1, t2分别表示该变量在第一个或第二个时间点测量。 |
2.3 结构方程模型的建立
用Lisrel软件建立以意义缺失为自变量、意义寻求为中介变量、心理需要满足为调节变量、生命意义感为因变量的结构方程模型, 如图 2所示, 结果表明, 意义缺失一方面通过正向预测意义寻求, 进而提升意义感, 同时直接负向预测意义感, 意义寻求和心理需要满足的交互项对意义感的效应显著。模型拟合指标如下, χ2=84.38, df=37, χ2/df=2.28, RMSEA=0.09, CFI=0.96, GFI=0.91, NNFI=0.94, 拟合指标达到统计要求[22], 数据拟合较好。由于意义缺失、意义寻求和基本心理需要满足3个变量均在第一个时间点收集, 为检验是否存在潜在的共同方法偏差问题, 采用Harman单因子验证性因素分析的方法[23]进行验证, 设定公因子为1, 模型拟合指标如下, χ2=40.79, df=9, χ2/df=4.53, RMSEA=0.15, CFI=0.91, GFI=0.92, NNFI=0.85, 结果表明不存在严重的共同方法偏差问题。
我们采用Bootstrap方法, 通过有放回的随机抽样构造样本分布进一步检验假设模型, 采用PROCESS程序中的Model 14[24], 设定自抽样次数为5000次, 将性别、年龄作为控制变量。结果显示, 意义缺失对生命意义感的效应显著(β=-0.49, p < 0.001), 基本心理需要满足和意义寻求的交互项对意义感的效应显著(β=-0.17, p < 0.01), 在心理需要满足低于、等于及高于一个标准差的条件下的中介作用区间分别为[0.024, 0.223], [0.017, 0.155]和[0.012, 0.127], 均不包含零, 说明均存在意义思考对意义缺失和意义感的中介作用。
为了更清晰地阐明基本心理需要满足对意义思考和生命意义感关系的调节作用, 我们选取心理需要满足得分高于1个标准差和低于1个标准差的被试得分绘制交互作用图(图 3)。简单效应分析的结果表明, 意义寻求对生命意义感的影响受到心理需要满足的调节, 当心理需要水平较低时, 随着意义寻求水平地提高, 生命意义感显著提升(β=0.48, p < 0.001), 而对于高心理需要满足的被试, 意义寻求对生命意义感的促进作用减弱(β=0.16, p < 0.05)。
3 讨论
本研究采用两个时间点的纵向研究, 考察意义缺失到生命意义感之间的作用过程, 发现意义寻求在其中的中介作用和心理需要满足的调节作用, 验证了有调节的中介作用模型。结果表明, 个体感受到生活空虚无聊或失去统一、连贯的内在体验后, 一方面可能直接降低个体感知到的意义感, 另一方面也可以促使个体投入到意义寻求的努力中去, 这种积极地意义寻求努力将促使意义感体验提升, 该结果支持了Steger等[7]提出的意义体验-意义寻求理论模型, 也印证了意义缺失作为动机性成分的两面性[6]。
本研究同时发现, 意义寻求到意义感体验之间的关系受到心理需要满足的影响, 在个体的心理需要较少得到满足的情况下, 意义寻求可以显著地提升意义感体验, 随着心理需要满足水平提升, 意义寻求对意义感体验的促进作用减弱。这从一个新的角度解释了现有研究发现的意义寻求与意义感之间相关不稳定的现象[1, 7-8]。根据自我决定理论, 基本心理需要的满足可以为个体的心理健康提供直接的支持[10], 因此, 与心理需要满足程度高的个体相比, 在此方面缺乏的个体需要更多地进行主动意义建构来获得意义感, 他们意义感体验的提升也更可能得益于意义寻求的过程。意义保持模型[26]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一现象。该理论认为, 当个体感知到意义系统遭受威胁的时候, 会通过补充其他意义源来维持整体意义系统的稳定。从这个角度看, 心理需要满足情况较好的个体可以利用自尊、亲密关系等意义来源直接地维护意义系统, 获得意义感体验; 心理需要未满足的个体因缺乏直接的意义感来源, 则更需要依靠意义寻求过程来提升意义感。
以往的研究较少关注意义感的前因变量和形成机制, 感知到的意义缺失如何作用于意义寻求过程和意义感也并不明确。本研究通过确立意义缺失→意义寻求→意义感的链条, 具体地考察了意义缺失影响意义感的方式。本研究发现感知到的意义缺失既存在直接的消极影响, 也可以通过激发意义寻求发挥积极作用, 相对于以往研究集中探讨意义缺失的消极影响, 这一结果揭示了意义缺失潜在的积极作用, 是对以往研究的重要补充。此外, 纳入基本心理需要满足揭示了影响这一中介作用的边际条件, 回答了意义寻求对什么人更有效的问题。在现实生活中, 这些发现可以为青少年生命意义感的干预提供理论指导, 将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本研究也存在一些局限。采用两个时间点的设计, 自变量和中介变量均来自第一个时间点。在未来的研究中, 应采用3个时间点或日记法, 更好地验证意义缺失、意义寻求、意义感之间的动态作用过程。此外, 本研究所采用的意义缺失问卷是自编量表, 基本心理需要满足问卷和生命意义感量表为翻译的测量工具, 这些测量工具需要在未来的研究中进一步验证其有效性。另外, 本研究被试均来自在校大学生, 样本量较小, 且变量均为被试自我报告。在今后的研究中, 可以通过扩大取样范围, 采用更加客观的测量指标来提高研究结果的效力和可推广性。
4 结论1)意义寻求在意义缺失和生命意义感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意义寻求既通过促进意义寻求进而提升生命意义感, 又会直接地负向预测生命意义感。
2)心理需要满足在意义寻求和生命意义感之间起到调节作用, 对于低心理需要满足的个体, 意义寻求显著提升意义感, 随着心理需要满足水平的提高, 意义寻求对意义感的促进作用减弱。
[1] | Steger M, Frazier P, Oishi S, et al. The meaning in life questionnaire: assessing the presence of and search for meaning in life. Journal of Counselling Psychology , 2006, 53 (1) : 80–93 DOI:10.1037/0022-0167.53.1.80 . |
[2] | Yalom I D. Existential Psychotherapy. New York: Basic Books, 1980 |
[3] | Mascaro N, Rosen D H. The role of existential meaning as a buffer against stress. Journal of Human Psychology , 2006, 46 (2) : 168–190 DOI:10.1177/0022167805283779 . |
[4] | Bryan C J, Elder W B, McNaughton-Cassill M, et al. Meaning in life, emotional distress, suicidal ideation, and life functioning in an active duty military sample. The Journal of Positive Psychology , 2013, 8 (5) : 444–452 DOI:10.1080/17439760.2013.823557 . |
[5] | Steger M F, Kashdan T B. Stability and specificity of meaning in life and life satisfaction over one year. Journal of Happiness Studies , 2007, 8 (2) : 161–179 DOI:10.1007/s10902-006-9011-8 . |
[6] | Reker G T. Theoretical perspective, dimensions, and measurement of existential meaning // Reker G T, Chamberlain K. Exploring existential meaning: Optimizing human development across the life span. Thousand Oaks, CA: Sage Publications, 2000: 39-58 |
[7] | Steger M F, Kashdan T B, Sullivan B A, et al. Understanding the search for meaning in life: per-sonality, cognitive style, and the dynamic between seeking and experiencing meaning. Journal of Personality , 2008, 76 (2) : 199–228 DOI:10.1111/j.1467-6494.2007.00484.x . |
[8] | 张姝玥, 许燕. 高中生生命意义寻求与生命意义体验的关系.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 2012, 20 (6) : 871–873. |
[9] | Deci E L, Vansteenkiste E, Maarten. 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and basic need satisfaction: Understanding human development in positive psychology. Centrum Voor Motivatiepsychologie , 2003, 27 : 23–40 . |
[10] | Ryan R M, Deci E D. 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and the facilitation of intrinsic motivation, social development, and well-being. American Psychologist , 2000, 55 (1) : 68–78 DOI:10.1037/0003-066X.55.1.68 . |
[11] | Deci E L, Ryan R M. The "what" and "why" of goal pursuits: human needs and the self-determination of behavior. Psychological Inquiry , 2000, 11 : 227–268 DOI:10.1207/S15327965PLI1104_01 . |
[12] | Ryan R M, Bernsteign J H, Brown K W. Weekends, work, and well-being: psychological need satisfactions and day of the week effects on mood, vitality and physical symptoms. Journal of Social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 2010, 29 (1) : 95–122 DOI:10.1521/jscp.2010.29.1.95 . |
[13] | Rowe C A, Walker K L, Britton P C, et al.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egative life events and suicidal behavior: moderating role of basic psychological needs. Crisis , 2013, 34 (4) : 233–241 DOI:10.1027/0227-5910/a000173 . |
[14] | Baumeister R F. Meanings of Life. New York: Guilford, 1991 |
[15] | Klinger E. The search for meaning in evolutionary perspective and its clinical implications // Wong P T P, Fry P S. The human quest for meaning: a handbook of psychological research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Mahwah: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1998: 27-50 |
[16] | Schnell T. The sources of meaning and meaning in life questionnaire (SoMe): relations to demographics and well-being. The Journal of Positive Psychology: Dedicated to Furthering Research and Promoting Good Practice , 2009, 4 (6) : 483–499 . |
[17] | Debats D L, Drost J, Hansen P. Experiences of meaning in life: a combined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pproach. British Journal of Psychology , 1995, 86 (3) : 359–375 DOI:10.1111/bjop.1995.86.issue-3 . |
[18] | Bergner R M. Therapeutic approaches to problems of meaninglessness.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otherapy , 1998, 52 (1) : 72–87 . |
[19] | Sheldon K M, Gunz A. Psychological needs as basic motives, not just experiential requirement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 2009, 77 (5) : 1467–1492 DOI:10.1111/jopy.2009.77.issue-5 . |
[20] | 刘思斯, 甘怡群. 生命意义感量表中文版在大学生群体中的信效度.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 2010, 24 (6) : 478–482. |
[21] | Morgan J, Farsides T. Measuring meaning in life. Journal of Happiness Studies , 2009, 10 (2) : 197–214 DOI:10.1007/s10902-007-9075-0 . |
[22] | 温忠麟, 侯杰泰, 马什赫伯特. 结构方程模型检验:拟合指数与卡方准则. 心理学报 , 2004, 36 (2) : 186–194. |
[23] | Podsakoff P M, MacKenzie S B, Lee J Y, et al. Common method biases in behavioral research: a critical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and recommended remedies.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 2003, 88 (5) : 879–903 DOI:10.1037/0021-9010.88.5.879 . |
[24] | Preacher K J, Hayes A F. Asymptotic and resampling strategies for assessing and comparing indirect effects in multiple mediator models. Behavior Research Methods , 2008, 40 (3) : 879–891 DOI:10.3758/BRM.40.3.879 . |
[25] | Heine S J, Proulx T, Vohs K D. The meaning maintenance model: on the coherence of social motivations.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Review , 2006, 10 (2) : 88–110 DOI:10.1207/pspr.2006.10.issue-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