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第59卷 第6期 2023年11月
Acta Scientiarum Naturalium Universitatis Pekinensis, Vol. 59, No. 6 (Nov. 2023)
doi: 10.13209/j.0479-8023.2023.084
收稿日期: 2022–11–23;
修回日期: 2023–08–04
摘要 使用社区游戏与游憩观察系统(SOPARC), 对深圳市的 3 个公园进行 36 次观察, 统计 78 个目标运动场地中 12297 名游客的体力活动水平, 分析正式和非正式运动场地上体力活动人群的性别和年龄差异。结果表明, 儿童和青少年的体力活动水平显著高于中年人和老年人, 男性的体力活动水平显著高于女性; 正式运动场地中, 足球场、篮球场、网球场和乒乓球场的体力活动水平显著高于其他运动场地; 非正式运动场地中, 儿童无器械活动场地体力活动水平最低; 部分非正式运动场地支持更多样的体力活动, 如园内广场和开放草地支持跳舞、打羽毛球、踢球和放风筝等活动。研究结果可为建设有利于提升体力活动水平的城市公园提供环境策略。
关键词 社区游戏与游憩观察系统(SOPARC); 体力活动; 城市公园; 正式及非正式运动场地; 深圳市
在楼房密集的城市中, 可供居民锻炼身体的户外场所很少。近年来, 人们的健康意识快速提高, 公园逐渐成为居民进行体力活动的重要场所[1]。越来越多的城市公园增建球类及器械类运动场地, 为不同类型的休闲活动提供条件, 在鼓励不同的亚人群(即不同年龄、民族文化和社会经济群体)参与体力活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2]。同时, 使用公园的人比不使用公园的人更有可能进行有规律的体力 活动[3]。
在现有的相关研究中, 参与体力活动的年龄差异和性别差异是两个主要的研究方向, 其中针对儿童和青少年的研究最为细致[4]。有研究发现, 儿童喜欢有绿地和各种游乐区的户外游乐场、有各种运动设施以及步行道和自行车道的较大公园, 大型冒险游乐场、巨型滑梯和障碍挑战场地能显著地提升儿童的体力活动水平①体力活动水平定义为工作代谢率与标准静止代谢率的比率, 用代谢当量(metabolic equivalent, MET)计算, 通常认为静坐时的静息代谢率是1 MET。, 步行、跑步和攀爬是游乐场中最常见的活动类型[5–7]。青少年倾向于在大型开放草地、篮球场、游乐设施和户外健身设施上进行体力活动[8]。老年人也是重点研究对象之一。有研究发现, 到访公园的老年人比没有到访公园的老年人平均每天多 34 分钟的体力活动[9], 62.43%的到访时间用于中高强度的体力活动。公园步道和运动器材对提升老年人的中高强度体力活动有帮助[10], 但建设公园的资金往往分配给儿童和青少年的体力活动设施, 老年人和残疾人的需求被忽视[11]。不同性别体力活动者的行为特征有所不同, 男性喜欢健身房、滑板公园以及足球等球类运动, 女性喜欢游泳池、游乐场、步行道、跳广场舞和广播体操, 大多数公园缺乏吸引女性的项目和设施[12–13]。
公园内可进行运动的场地可分为正式场地、半正式场地和多功能场地[14]。本文提到的正式运动场地指专门用于运动的场地, 包括经过规范化设计的可支持各种球类运动的场地(如足球场、篮球场、网球场和乒乓球场)以及提供各类设施来满足多种体力活动项目需求的场地(如健身设施场地和儿童器械活动场地)。非正式运动场地指虽然不是专门为体力活动的开展而设置, 但公园游客经常选择在其中开展跳舞、跑动、踢球、打羽毛球和练习瑜伽等多种体力活动的公共开放空间, 如广场、开放草地和儿童无器械活动场地(如只配置沙坑的儿童活动场地)。场地类型被证明是影响体力活动水平的关键因素之一, 狗游乐区、野餐区、棒球场、垒球场、水边和开放空间的体力活动水平较低, 广场、足球场、游乐场、篮球场、网球场、壁球场和排球场的体力活动水平较高, 草地上步行者的比例更大, 具有系统结构的组合环形人行道会促进步行活动[13,15]。
现有的相关研究主要在发达国家开展。中国的文化背景、建筑环境和自然条件均与发达国家有所不同, 其城市公园游客的体力活动特征以及正式和非正式运动场地上的体力活动特征尚不清楚。本文着重研究中国城市公园内游客的体力活动特征, 找到提升公园内体力活动水平的环境策略, 引导在公园内科学地建设运动场所, 为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的游客创造可以开展丰富多样体力活动的运动场地, 提升城市居民的体力活动水平。
本研究以全国城市化率最高的深圳为样本城市, 在中心公园、大沙河公园和香蜜公园这 3 个城市公园开展调研, 这 3 个公园分别代表深圳市公园建设在稳定增长期(1995—2000 年)、跨越式发展期(2001—2006 年)和成熟发展期(2007 年以来) 3 个阶段的运动场地设计[16]。选取不同时期建设的公园为研究对象, 旨在使所研究的场地类型更丰富。这3 个公园的场地类型不尽相同, 且同类场地的设计也有所差异。例如, 只有中心公园有乒乓球场, 只有大沙河公园没有足球场, 只有香蜜公园没有儿童无器械活动场地。通过文献调研、实地调研和案例研究对比, 本研究选择有足够人流量的, 全时段对外开放的, 能支持不同类型和不同水平体力活动的两类 10 种共 78 个运动场地为观察目标场地, 用公园名称加数字的形式对目标运动场地进行编号(如香 1、沙 10 和中 18)。目标运动场地的特征及数量如表 1 所示。
社区游戏与游憩观察系统(system for observa-tion of play and recreation in communities, SOPARC)是 Mckenzie 等[17]发明的用于测量公园使用和体力活动的工具, 本研究使用 SOPARC 进行数据收集。在适宜的天气条件下, 研究人员首先进入公园内 1号运动场地观察体力活动情况, 用相机系统地扫描单个运动场地, 进行瞬时采样, 清晰、完整地记录场地情况。参考 Mckenzie 等[17]对特定体力活动的编码方案, 对场地内游客的性别、年龄和体力活动水平进行编码。该编码方案将体力活动类型与体力活动水平相联系, 按体力活动水平分为久坐活动、中度活动以及剧烈活动 3 个等级。久坐活动包括躺下、静坐和站立等, 中度活动包括步行、瑜伽和拉伸等, 剧烈活动包括跑步、跳舞、竞走、球类运动、骑车、爬树和跳跃等。完成一个运动场地的采样后, 研究人员移动到下一个运动场地进行完全相同的操作, 直到公园内所有目标运动场地都被观察记录, 整个过程在一个小时之内完成, 保证观察记录的准确性。后期将影像数据导入电脑, 计算每个运动场地中各类人群的数量, 并多次查看录像复核数据, 保证数据的准确性。
表1 目标运动场地特征及数量
Table 1 Characteristics and quantity of target sports grounds
场地类型目标运动场地描述数量 正式运动场地足球场草皮地面, 配有数量不等的足球球门, 包括5人制、7人制和11人制足球场(收费) 7 篮球场配有篮网和桌椅等配套设施(收费)12 网球场配有球网、桌椅和裁判椅等配套设施(收费)17 乒乓球场配有乒乓球桌和椅子等配套设施 1 健身设施场地有固定健身设施(如漫步机、高低杠、坐蹬、臂力器等)的户外区域 4 儿童器械活动场地有固定儿童活动器械(如秋千、攀爬设备、滑梯等)的户外儿童活动场地 3 非正式运动场地园内广场公园内部有硬质铺装的户外区域17 开放草地可进入进行体力活动的天然草皮区域 7 入口广场公园入口处的硬质铺装户外区域 8 儿童无器械活动场地无固定儿童活动器械, 配有沙坑的户外儿童活动场地 2
2021 年 10—11 月, 天气晴朗的时候分别对 3 个公园进行每周 4 天(工作日 2 天、周末 2 天)、每天 3次(上午时段: 08:00—10:00; 中午时段: 12:00—14:00; 下午时段: 16:00—18:00)的数据收集。深圳属于亚热带向热带过渡型海洋性气候城市, 长夏短冬, 气候温和, 日照充足。深圳市 2021 年全年日均气温为 24℃, 1 月至 12 月日间平均气温分别为 20, 24, 26, 28, 32, 32, 33, 32, 33, 28, 25 和 21℃。本研究调查期间的日间平均气温最低为 19℃, 最高为30℃, 接近全年的日均气温, 能代表深圳市大部分时间的气候情况, 且适合开展户外体力活动。因此, 选择秋天开展调查, 研究结果比较可靠。
本研究使用 SPSS 统计分析法处理数据, 分析正式和非正式运动场地内的体力活动水平特征。使用卡方检验确定性别及 4 个年龄组别公园游客的体力活动水平。根据 Han 等[18]的转化公式, 体力活动水平用代谢当量表示, 久坐活动为 1.5MET, 中度活动为 3MET, 剧烈活动为 6MET, 依此计算运动场地内每个公园游客的平均体力活动水平。
本研究共对公园进行 36 次调研, 累计观察公园游客 12297 名, 按性别、年龄和体力活动水平分组的公园游客人数比例见表 2。总体而言, 男性多于女性, 中年人是公园的主要使用者, 其次是儿童, 老年人和青少年较少。老年人的性别比例均衡, 其他年龄段男性多于女性(图 1)。
表2 按性别、年龄和体力活动水平分组的公园游客人数比例(%)
Table 2 Proportion of park visitors by gender, age and physical activity level (%)
时间性别年龄活动强度男女儿童青少年中年老年久坐中度剧烈工作日周末工作日周末工作日周末工作日周末工作日周末工作日周末工作日周末工作日周末工作日周末 上午476553351223 41255522913434422163540 中午52544846153411 6605214 8596315112626 下午605640442034 3 9604917 8535514123333 平均12451033 424 1 71339 5 71142 410 726 合计57432885212531433
说明: 体力活动者人数(n)及占比如下: 18个工作日n = 2708 (22%), 18个周末n = 9589 (78%); 上午n = 3644 (30%), 中午n = 2385 (19%), 下午n = 6268 (51%)。
从总体的体力活动水平来看, 超过一半的游客倾向于在公园内久坐, 剧烈活动次之, 中度活动最少, 女性在公园里久坐和进行中度活动的比男性多(图 2)。随着年龄增长, 体力活动水平逐渐下降, 儿童和青少年更喜欢剧烈活动, 中年人和老年人久坐情况较为严重; 老年人以中度活动为主, 其他年龄组则以剧烈活动为主(图 3)。
从到访公园的时段来看, 周末公园游客人数占比(78%)远高于工作日(22%), 超过一半的游客喜欢下午(51%)进入公园, 其次是上午(30%), 中午人数最少(19%)。不同年龄的游客使用公园的时间总体上相近, 但存在细微的差异(图 4), 如超过一半的儿童在下午进入公园, 老年人最喜欢上午进入公园。
图1 按年龄和性别分组的公园游客占比
Fig. 1 Proportion of park visitors by age and gender
2.2.1游客规模及体力活动水平差异
对正式及非正式运动场地游客人数及其体力活动水平情况的调查结果见表 3。开放草地、园内广场、儿童器械活动场地、健身设施场地和篮球场是吸引公园游客最多的 5 个区域, 也是所支持的总体体力活动水平最高的场所; 足球场和网球场中, 虽然平均 MET 较高, 但人数较少, 所支持的总体体力活动水平低于上述 5 个区域; 3 个公园中, 只有中心公园配置有乒乓球场, 吸引游客的数量及所支持的总体体力活动水平均较低。非正式运动场地中, 开放草地和园内广场吸引大量人流, 虽然平均 MET较低, 但所支持的总体体力活动水平高; 儿童无器械活动场地吸引的游客最少, 所支持的总体体力活动水平最低, 平均MET也最低; 入口广场吸引游客的规模以及所支持的总体体力活动水平均低于园内广场。
图2 按性别和体力活动水平分组的公园游客占比
Fig. 2 Proportion of park visitors by gender and physical activity level
图3 按年龄和体力活动水平分组的公园游客人数占比
Fig. 3 Proportion of park visitors by age and physical activity level
图4 按年龄和时段分组的公园游客人数占比
Fig. 4 Proportion of park visitors by age and time period
表3 正式及非正式运动场地公园游客人数、性别及其体力活动水平差异
Table 3 Differences of the number, gender and physical activity level of tourists in formal and informal sports grounds
目标运动场地总体女性男性p (Sig.) 人数总MET平均MET人数总MET平均MET人数总MET平均MET 足球场 7663811.54.98 102 361.53.54 6643450.05.200.000 篮球场11705467.54.67 65 169.52.6111055298.04.790.000 网球场 5352430.04.54 116 520.54.49 4191909.54.56 乒乓球场 220 990.04.50 37 165.04.46 183 825.04.51 健身设施场地15695256.23.35 7382361.03.20 8312895.23.480.013 儿童器械活动场地19365274.02.7211412968.52.607952305.52.900.001 园内广场20405977.22.9310352853.02.7610053124.23.11 开放草地23726102.02.5712172853.02.3411553249.02.810.000 入口广场11652982.42.56 5501537.52.80 6151444.92.35 儿童无器械活动场地 524 988.51.89 262 457.51.75 262 531.02.030.016
2.2.2体力活动特征的性别差异
不同类型的正式及非正式运动场地所支持的体力活动水平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卡方检验结果表明, 足球场、篮球场、健身设施场地、儿童器械活动场地、开放草地和儿童无器械活动场地中, 女性的体力活动水平(平均 MET)显著低于男性(p<0.05) (表 3), 其中除健身设施场地外, 女性久坐的比例均显著高于男性。除儿童无器械活动场地外, 男性剧烈活动的比例均显著高于女性。男性和女性在网球场、乒乓球场、园内广场和入口广场的体力活动水平没有显著差异。图 5 显示, 在足球场、篮球场、网球场和乒乓球场, 男性占据主导地位; 在儿童器械活动场地, 女性偏多。
2.2.3体力活动特征的年龄差异
不同的正式及非正式运动场地支持的体力活动水平存在显著的年龄差异。如表 4 所示, 各个年龄段的公园游客都喜欢在网球场和乒乓球场进行体力活动, 并且均倾向于在儿童无器械活动场地久坐。足球场、篮球场、健身设施场地、园内广场、儿童器械活动场地、开放草地和入口广场中, 不同年龄公园游客的体力活动水平有显著差异(p<0.001)。球场中儿童的平均 MET 显著高于其他场地, 尤其是足球场。青少年在网球场、足球场和篮球场的平均MET 显著高于其他场地, 园内广场是青少年剧烈活动人数占比最高的地方。除儿童活动场地外, 中年人在各场地中均为人数占比最高的群体, 尤其是篮球场和网球场。中年人在篮球场、网球场、乒乓球场和足球场的平均 MET 显著高于其他运动场地, 在健身设施场地、园内广场、入口广场和开放草地的平均MET 相近。老年人倾向于使用乒乓球场和健身设施场地, 几乎不使用足球场、网球场和篮球场(图6)。
图5 正式及非正式运动场地游客性别占比
Fig. 5 Gender proportion of tourists in formal and informal sports grounds
表4 正式及非正式运动场地公园游客体力活动水平年龄差异
Table 4 Age difference of physical activity level of park visitors in formal and informal sports grounds
目标运动场地儿童青少年中年人老年人p (Sig.) 人数总MET平均MET人数总MET平均MET人数总MET平均MET人数总MET平均MET 足球场3291947.05.92 60 346.55.783761512.04.02 1 6.06.000.000 篮球场161 826.55.132121096.55.177893514.54.45 8 30.03.750.000 网球场 40 213.05.33 8 48.06.004842151.04.44 3 18.06.00 乒乓球场 30 166.55.55 6 27.04.50110 481.54.38 74315.04.26 健身设施场地4541857.04.09124 474.03.826861969.52.87305955.63.130.000 儿童器械活动场地9013300.03.66 81 285.03.528101438.51.78144250.51.740.000 园内广场3651161.03.18136 556.54.099982721.02.735411538.72.840.000 开放草地7562509.53.32192 654.03.4112712647.52.08153291.01.900.000 入口广场152 463.53.05164 811.54.956911692.02.45158360.02.280.000 儿童无器械活动场地232 460.51.98 16 25.51.59220 391.51.7856111.01.98
本研究发现, 公园内从事中高强度体力活动的游客仅占 47%, 低于在亚洲其他地方以及中国南昌、香港和台湾的研究结果[19–21], 这可能与正式运动场地种类不够丰富和设施配置不够全面有关, 如香港的城市公园配置了免费的篮球场、足球场和旱冰场以及付费的攀岩墙、游泳池和室内运动场等。国家发展改革委、体育总局和自然资源部等 7 个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推进体育公园建设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 体育公园内既要有满足中老年人群需求的健身步道和健身广场, 也要有满足青少年需求的足球、篮球和排球等常规球类场地设施和满足儿童需要的活动设施[22]。体育总局办公厅《关于征求〈体育公园配置要求 (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中指出, 体育公园中可开展的体力活动项目包括但不限于常规球类运动、田径运动、日常健身运动、其他户外运动以及特色运动共 5 类 52 种, 其中不乏现代五项激光障碍跑、无人机足球训练及比赛和无线电测向等现代化运动[23]。体育公园是专类公园, 特别强调支持市民健身和运动的功能, 各类健身场地及配套设施的布局是建设体育公园的重要环节。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和日常运动健身需求的快速增加, 城市公园及社区公园等也应参考体育公园相关设施配置的指导意见, 以期提高大量综合类城市公园对市民运动健身的日常需求的满足 程度。
图6 正式及非正式运动场地游客年龄占比
Fig. 6 Age proportion of tourists in formal and informal sports grounds
男性在公园里的数量和体力活动水平高于女性, 这与之前的研究结果[17]一致。男性喜欢各种球类运动, 尤其是足球和篮球, 女性则倾向于坐或站在足球场和篮球场边缘观赏比赛(图 7(a))。网球场和乒乓球场的平均 MET 性别差异较小, 但球场内女性的数量占比依然较小。调研中发现女性喜欢打羽毛球, 然而公园内没有设置正式的羽毛球场地, 因此女性只能在有大面积硬质铺装的园内广场打羽毛球(图 7(b))。儿童活动场地中, 儿童和青少年主要由女性家长陪伴, 由于缺乏可供亲子互动的场所和器械设计, 场地内久坐比例高达 86%。
公园游客大部分是中年人(52%)和儿童(28%), 老年人(12%)和青少年(8%)比较少。与美国的两项研究结果[17,24]相比, 本研究中儿童和青少年占比更小, 中年人和老年人占比更大。这是因为与西方国家相比, 中国的儿童和青少年学业压力更大, 较少主动前往公园进行体力活动。但是, 与对哈尔滨市的研究结果[25]相比, 儿童和青少年占比更大, 老年人占比更小。这是因为与中国其他城市相比, 深圳市的老年人口占比更小, 公园更多地举行运动俱乐部活动和比赛等, 对儿童和青少年的吸引力更大。公园游客中中年人占比过半, 是因为公园内举行的网球比赛和马拉松比赛等活动吸引中年人参与, 加上中年人往往在工作日的下午和周末和家人一同前往公园休闲娱乐和锻炼, 因此公园对中年人的吸引力较大。
(a)女性坐或站在足球场边观赏比赛; (b)女性在园内广场打羽毛球; (c)儿童在具有挑战性的健身设施上玩耍; (d)儿童在沙坑久坐玩沙; (e)青少年参与球类兴趣班; (f)青少年在园内广场开展体力活动; (g)中年人坐在儿童无器械活动场地内; (h)参加马拉松比赛的中年人; (i)老年人使用腿部按摩器
图7 深圳城市公园正式及非正式运动场地内的体力活动形式
Fig. 7 Forms of physical activity in formal and informal sports grounds in Shenzhen urban parks
国家鼓励优化体育公园的运营模式, 如第三方企业化运营、灵活地采取多种运营模式和提高运营管理水平[22]。本研究发现, 引入第三方企业化运营能有效地提高公园内的体力活动水平, 如运动俱乐部在公园内足球场和网球场开办的足球班、棒球班、橄榄球班和网球班提升了儿童和青少年课后的体力活动水平, 篮球场是儿童自发开展体力活动的重要场所。年龄稍大的儿童更喜欢具挑战性的健身设施(图 7(c)), 并喜欢参与中年人的活动。儿童无器械活动场地内的主要设施是沙坑, 大部分儿童在沙坑里久坐玩沙(图 7(d)), 因此建议在沙坑内增加漏沙设备和平衡装置等, 提高儿童在这里的体力活动量。儿童器械活动场地中缺乏可供青少年剧烈活动的场所和器械设计, 导致青少年无法在此获得应有的锻炼。
青少年在网球场和足球场参与的体力活动绝大部分是球类兴趣班(图 7(e)), 篮球是青少年最喜欢的体力活动项目。园内广场是青少年剧烈活动占比最高的地方, 因为其铺砌地面可以自由活动, 青少年往往在此进行打羽毛球、踢球和跳绳等丰富多样的体力活动(图 7(f))。调研期间, 周边的学校经常带学生到公园内的广场上体育课。
中年人在篮球场、网球场、乒乓球场和足球场的平均 MET 显著高于其他运动场地, 但在儿童器械活动场地和儿童无器械活动场地的平均 MET 最低, 因为没有可以参与的体力活动类型, 绝大部分中年人只是作为儿童的监护者坐或站在场地内(图7(g))。尽管篮球场内公园游客的平均 MET 为 4.67 (低于足球场的 4.98), 但总人数和总 MET 分别为1170 和 5467.5, 远高于足球场(766 人, MET=3811.5) 和网球场(535 人, MET=2430), 因此优先建设篮球场能让更多的公园游客参与中高强度体力活动。一些健身设施场地内设置了儿童游乐器械, 但一部分带孩子来的家长为了防止孩子受伤或跑丢, 不会去健身设施区域进行体力活动, 而是依旧站立或坐在儿童游乐器械旁进行监护。有组织的体力活动能提升中年人的体力活动水平, 观测期间发现, 不同公园在园内广场和入口广场举行如街舞社团、网球比赛和马拉松比赛等有组织的活动, 参与者绝大部分是中年人, 人数多且体力活动强度水平高(图 7(h))。
老年人喜欢中等强度的体力活动, 健身设施场地、园内广场和开放草地给他们提供了活动场所。健身设施场地是最适合老年人使用的正式运动场地, 老年人倾向于在其中使用中等强度的器材, 如漫步机、坐蹬和腿部按摩器等(图 7(i))。在园内广场和开放草地, 老年人会进行健身操、散步以及和儿童玩游戏等中高强度的运动。
本研究以深圳市为研究区域, 使用社区游戏与游憩观察系统, 在 36 个观察日内获取 12297 名公园游客及其体力活动水平的特征数据, 分析对公园内正式及非正式运动场地使用的性别和年龄差异, 得到以下主要结论。
1)开放草地、园内广场、儿童器械活动场地、健身设施场地以及篮球场是吸引公园游客最多的 5个区域, 也是支持体力活动水平最高的场所。公园游客倾向于在园内广场和开放草地进行跳舞、打羽毛球、踢球和放风筝等非正式体力活动。儿童无器械活动场地和乒乓球场地是吸引游客最少且所支持的总体体力活动水平最低的非正式及正式运动场地类型。
2)公园运动场地内男性的体力活动水平显著高于女性, 尤其是足球场和篮球场, 且人数在球场中占主导地位。女性喜欢挥拍类运动, 在网球场和乒乓球场的体力活动水平较高。
3)儿童和青少年的体力活动水平显著高于中年人和老年人。儿童最喜欢儿童器械活动场地和开放草地, 在球场的体力活动水平最高。青少年喜欢在篮球场和园内广场进行中高强度的体力活动, 中年人喜欢球场, 老年人在乒乓球场和健身设施场地的体力活动水平较高。
1)为提升公园内的体力活动水平, 在公园规划方面, 针对正式运动场地, 应优先建设篮球场, 给更多的公园游客提供开展中高强度体力活动的机会, 其次为足球场、网球场、儿童器械活动场地和健身设施场地, 且应保证一定的正式运动场地数量, 以便满足更多游客的运动需求。如果条件允许, 建议设置室内运动场以及游泳馆等运动场地。另外, 针对非正式运动场地, 公园内应优先建设开放草地和园内广场, 为公园游客提供进行体力活动的场所。
2)为了提升公园内女性的体力活动水平, 建议多设置正式羽毛球运动场地, 可通过在园内广场地面画羽毛球场线和设置临时球网的方式, 增加女性体力活动的机会。儿童活动场地中建议设置可供儿童和家长共同使用的亲子游乐器械, 以便提升女性的体力活动水平。
3)为了提升公园内各个年龄段游客的体力活动水平, 建议公园优化运营模式, 设置运动俱乐部, 鼓励周边学校到公园内上体育课和举行运动会, 儿童活动场地中增加更多有身体挑战性的游乐器械来吸引青少年, 提升儿童和青少年的体力活动水平。建议儿童活动场地的沙坑中设置漏沙设施和平衡装置等游乐器械, 避免儿童只能长时间久坐玩沙。建议公园内多举行篮球、网球和马拉松等有组织的比赛活动, 增加中年人体力活动的机会和积极性。健身设施场地中, 建议增加中度活动和放松按摩的健身设施供老年人使用。
本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首先, 受城市公园建成环境的限制, 选取的 3 个样本公园内不同类型运动场地的数量不均衡, 例如网球场和园内广场的数量均高达 17 个, 而乒乓球、儿童无器械活动场地和儿童器械活动场地分别只有 1 个、2 个和 3 个。其次, 本文主要研究不同场地类型对公园游客体力活动水平的影响, 缺少运动场地中具体环境特征对体力活动水平影响的分析。未来可通过研究公园内运动场地环境构成要素特征对体力活动水平的影响强度及影响机制, 探讨城市公园正式及非正式运动场地环境特征的优化途径, 为提升公园内的体力活动水平提供更细致的设计规范依据。
参考文献
[1] Shan X Z. Socio-demographic variation in motives for visiting urban green spaces in a large Chinese city. Habitat International, 2014, 41(4): 114–120
[2] Mccormack G R, Rock M, Toohey A M, et al. Cha-racteristics of urban parks associated with park use and physical activity: a review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Health Place, 2010, 16(4): 712–726
[3] Deshpande A D, Baker E A, Lovegreen S L, et al. Environmental correlates of physical activity among individuals with diabetes in the rural midwest. Dia-betes Care, 2005, 28(5): 1012–1018
[4] Evenson K R, Jones S A, Holliday K M, et al. Park characteristics, use, and physical activity: a review of studies using SOPARC (system for observing play and recreation in communities). Preventive Medicine, 2016, 86: 153–166
[5] Adams J, Veitch J, Barnett L. Physical activity and fundamental motor skill performance of 5–10 year old children in three different playground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 2018, 15(9): 1–12
[6] Padial-Ruz R, Puga-Gonzalez M E, Cespedes-Jimenez A, et al. Determining factors in the use of urban parks that influence the practice of physical activity in children: a systematic review.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 2021, 18(7): 1–23
[7] Veitch J, Ball K, Flowers E, et al. Children’s ratings of park features that encourage park visitation, physical activity and social interaction. Urban Forestry & Urban Greening, 2021, 58: 126963
[8] Rivera E, Timperio A, Loh V H, et al. Important park features for encouraging park visitation, physical ac-tivity and social interaction among adolescents: a con-joint analysis. Health Place, 2021, 70: 102617
[9] Vich G, Delclòs-Alió X, Maciejewska M, et al. Contri-bution of park visits to daily physical activity levels among older adults: evidence using GPS and acce-lerometery data. Urban Forestry & Urban Greening, 2021, 63: 127225
[10] Zhai Y, Li D, Wu C, et al. Urban park facility use and intensity of seniors’ physical activity — an examina-tion combining accelerometer and GPS tracking.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2021, 205: 103950
[11] Levinger P, Cerin E, Milner C, et al. Older people and nature: the benefits of outdoors, parks and nature in light of COVID-19 and beyond—where to from her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Health Research, 2021, 32(6): 1329–1336
[12] Cohen D A, Williamson S, Han B. Gender differences in physical activity associated with urban neighbor-hood parks: findings from the national study of neigh-borhood parks. Womens Health Issues, 2021, 31(3): 236–244
[13] Wang X, Wu C. An observational study of park attri-butes and physical activity in neighborhood parks of Shanghai, Chin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 2020, 17(6): doi: 10. 3390/ijerph17062080
[14] 文友华, 范俊芳. 城市公园参与健康城市建设的经验探索——以温哥华为例. 中国园林, 2021, 37(2): 43–47
[15] Floyd M F, Spengler J O, Maddock J E, et al. Park-based physical activity in diverse communities of two U.S. cities: an observational study. American Journal of Preventive Medicine, 2008, 34(4): 299–305
[16] 朱伟华. 为了“公园之城”的梦想——深圳公园 30 年. 风景园林, 2010(5): 64–66
[17] Mckenzie T L, Cohen D A, Sehgal A, et al. System for observing play and recreation in communities (SOPARC) reliability and feasibility measures. Journal of Physical Activity Health, 2006, 3(Suppl. 1): S208–S222
[18] Han B, Cohen D A, Derose K P, et al. Validation of a new counter for direct observation of physical activity in parks. Journal of Physical Activity and Health, 2016, 13(2): 140–144
[19] Pleson E, Nieuwendyk L M, Lee K K, et al. Under-standing older adults’ usage of community green spaces in Taipei, Taiw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 2014, 11(2): 1444–1464
[20] Tu H, Liao X, Schuller K, et al. Insights from an ob-servational assessment of park-based physical activity in Nanchang, China. Preventive Medicine Rep, 2015, 2: 930–934
[21] Chow B C, Mckenzie T L, Sit C H. Public parks in Hong Kong: characteristics of physical activity areas and their users. Int J Environ Res Public Health, 2016, 13(7): doi: 10.3390/ijerph13070639
[22] 国家发展改革委, 体育总局, 自然资源部, 等. 关于推进体育公园建设的指导意见[EB/OL]. (2021–10–29) [2022–08–01]. https://www.ndrc.gov.cn/xwdt/ tzgg/202110/t20211029_1301583.html
[23] 体育总局办公厅. 关于征求《体育公园配置要求(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 [EB/OL]. (2022–07–25) [2022–08–01]. https://www.sport.gov.cn/qts/n4986/c2 4519324/content.html
[24] Cohen D A, Han B, Nagel C J, et al. The first national study of neighborhood parks: implications for physical activity. Am J Prev Med, 2016, 51(4): 419–426
[25] 徐靖然. 基于无人机(UAV)观测的哈尔滨城市公园冬春季体力活动及空间分布研究[D]. 哈尔滨: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8
Study on Physical Activity Characteristics of Formal and Informal Sports Grounds in Urban Parks: A Case Study in Shenzhen
Abstract Using the System for Observation of Play and Recreation in Communities (SOPARC), 36 observations were conducted in three parks in Shenzhen, China, to count the physical activity levels of 12297 visitors in 78 target sports grounds. The gender and age differences in the physically active populations were analyzed in formal and informal sports grounds.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physical activity levels of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middle-aged and elderly individuals, and males exhibited significantly higher physical activity levels than females. Among formal sports grounds, the physical activity levels on soccer fields, basketball courts, tennis courts, and ping-pong table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n other sports grounds. In informal sports grounds, the physical activity levels of children’s non-apparatus activity spaces were the lowest. Some informal sports areas supported a greater variety of physical activities, such as dancing, badminton, soccer, and kite-flying, on park squares and open grassy areas. The research findings can provide environmental strategies for constructing urban parks that are conducive to enhancing physical activity levels.
Key words system for observing play and recreation in communities (SOPARC); physical activity level; urban parks; formal and informal sports grounds; Shenzhen c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