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评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第59卷 第6期 2023年11月

Acta Scientiarum Naturalium Universitatis Pekinensis, Vol. 59, No. 6 (Nov. 2023)

doi: 10.13209/j.0479-8023.2023.09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2271125)资助

收稿日期: 2022–11–08;

修回日期: 2023–07–20

如何在东西方文化的框架中理解幽默?

曹毅 侯玉波

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 行为与心理健康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871; †通信作者, E-mail: houyubo@pku.edu.cn

摘要 在系统地梳理幽默在东西方文化中的不同理解以及西方幽默理论和中国幽默起源的基础上, 从实证的视角探讨幽默的跨文化差异, 并以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为基础, 总结中国式幽默的特点。指出探索中国人幽默人格的路径, 提出从心理距离和辩证思维等视角对幽默做进一步研究的思考。厘清上述问题对理解文化与幽默的关系以及中国式幽默的内涵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 幽默; 幽默人格; 文化; 中国式幽默

尽管幽默是人类社会互动中的一种普遍现象, 但对中国人而言, 幽默一词却属于舶来品, 它是由林语堂先生音译而来的一个概念。正因为如此, 西方学者常常认为中国人缺乏幽默感。为此, 林语堂先生曾打趣说: 这无异于问“撒哈拉沙漠里有沙子吗?”[1], 他认为中国人从来不缺幽默感, 只是对幽默的认识与西方人存在差异。为了更好地理解幽默的文化差异, 本文从概念、理论和跨文化研究等方面对以中华文化为代表的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中的幽默做对比, 并在此基础上提炼出中国式幽默的特点, 同时对未来研究方向做进一步展望。

1 什么是幽默?

幽默是一种能够引起娱乐、好笑或有趣事物的倾向, 是一种有效的社会沟通方式。对幽默的研究始于西方, 弗洛伊德[2]将幽默看成一种防御机制, 认为幽默能够压抑人们内心的无意识冲突。后来, 心理学家又将幽默拓展为一种用来解决生活中遇到问题时的世界观[3]和应对机制[4]。目前, 心理学家主要关注幽默作为一种人格特质, 即幽默感[5]在个体间的差异, 并从认知能力、审美反应、习惯行为模式、情绪相关的气质基础、态度和应对策略 6 个方面[6]对其加以解读。他们根据对幽默的不同理解, 开发了相应的测评工具, 如 Martin 等[7]的幽默应对量表(Coping Humor Scale, CHS)用来评估个体应对压力事件时使用幽默的程度, Thorson 等[8]的多维幽默感量表(Multidimensional Sense of Humor Scale, MSHS)用来对比人们在幽默感不同方面的差异。Martin 等[6]的幽默风格量表(Humor Styles Question-naire, HSQ)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 它将幽默分为适应型与非适应型。前者包括自我提升型和亲和型幽默, 它们可以帮助人们减轻压力、焦虑[9]和人际紧张[10], 提高人的自尊与主观幸福感[11]。后者包括嘲讽型和自贬型幽默, 它们容易引起人们的紧张和焦虑[12]。从这些定义与测量工具可知, 西方心理学者将幽默定义为一种包含认知、情感和行为的多维 结构。

在东方文化中并没有对幽默进行科学心理学的探索, 因此与西方文化中的定义不同, 比如中国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将幽默定义为“寂静无声”或“有趣或可笑而意味深长”。前者来自屈原《九章·怀化》中提到“煦兮杳杳, 孔静幽默”, 后者源于林语堂 1924 年在《晨报副刊》上发表的两篇文章——《征译散文并提倡“幽默”》和《幽默杂话》。林语堂将幽默定义为一种会心的微笑和一种人生态度, 其内涵不包括诸如粗鄙笑话、讥讽和滑稽等形式, 最上乘的幽默代表心灵的光辉与智慧的丰富[1]。王学泰[13]在总结中国人幽默时指出, 中国人对幽默的理解更多地来自生活经验, 大部分幽默都可以在中国古代的笑话或诙谐性寓言中找到。日本、韩国和越南等由于深受中国文化影响, 在对幽默的理解上与中国有相似之处。比如日本的《万有百科大事典》中, 就有人把幽默译成有情滑稽, 意思是说幽默中的笑并非无情的嘲笑, 而是比较高级、复杂的 笑[14]。东方文化中对于幽默的研究大多是在中华文化中进行的[15], 因此研究中国人的幽默在东方文化中最具有代表性。只是由于东方文化中人们并未对幽默进行心理学的操作化定义, 因此对幽默的理解有点像陈学志[16]所说的——像海市蜃楼, 虽然近在眼前, 却又如此难以捉摸。

从东西方对幽默概念的界定可以发现, 西方人对幽默的定义强调它的结构与内涵, 他们将幽默概念化为一种人格特质, 并且开发了相应的测量工具, 而中国人把幽默看成一种高级艺术, 并未对其结构与内涵做进一步的探索, 更谈不上开发测量工具。因此, 西方人针对幽默展开一系列科学研究, 中国人仅把幽默定义为一种生活体验。也正是因为如此, 西方学者提出很多涉及幽默的理论, 而中国人只把幽默看成一种人生哲学。

2 西方人探索幽默的理论

从古希腊时代开始, 西方人就对幽默持一种积极的态度, 他们将幽默看做一种自然的表达, 并在研究幽默的过程中提出许多理论。

1)释放理论(tension release theory)。主要阐释幽默作为防御机制的机理。代表者是弗洛伊德, 他认为幽默的主要功能是帮助个体以一种社会可接受的方式来升华和释放自己的欲望与情感[2]。释放理论侧重于用笑声表达情绪, 并且笑声被认为是释放紧张和能量的有效方式。弗洛伊德关注的笑话有两种, 一种带有敌意, 另一种与性有关。他认为这两种笑话可以表达个体日常被压抑的冲动。在他看来, 人都有攻击他人的无意识, 但自我与超我会阻止这部分无意识的出现, 而通过笑话释放无意识是一种较为合适的途径。后来的 McCauley 等[17]就发现, 人们会认为包含攻击性的卡通片更可笑, Leak[18]也发现, 愤怒的被试读了含有敌意的笑话后, 愤怒程度会显著下降。

2)优越理论(superiority theory)。该理论可追溯到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 他将幽默视为一种源自自我优越感的嘲讽。Gruner[19]进一步指出, 当人们知道自己可以超越他人或以前的自己而产生优越感时, 幽默就会出现。为证明这一理论, Wolff 等[20]请犹太人与非犹太人评估各种笑话的有趣性, 结果发现犹太人认为贬损非犹太人的笑话更有趣, 而非犹太人的评价恰恰相反。在一项研究中, Wiseman[21]通过网站向全球征集笑话。他发现征集到的排名靠前的笑话都有一个共同点——这些笑话能让阅读者产生优越感。该理论甚至延伸到性别层面, Wise-man[21]发现男性觉得嘲讽女性的笑话有趣, 而女性更喜欢嘲讽男性的笑话。优越理论更多地关注幽默发生的原因和结果而非幽默概念本身。

3)不一致理论(incongruity theory)。由康德和叔本华等人提出, 康德认为笑是紧张的期待突然之间转化为虚无后产生的情感, 叔本华则在笑的定义中明确提到不一致——当我们发现一个概念与其真实表达存在不一致时, 笑声就会出现, 因此不一致理论主要强调幽默是产生在预期发生与实际发生之间的认知冲突[22]。后来, 学者们用不一致–消解(incongruity-resolution, IR)两阶段模型来解释该理论[23]。在第一阶段, 笑话接收者发现其原本期待的结果在笑话的结尾不成立, 此时接收者发现了笑话中的不一致——妙语。在第二个阶段, 笑话接收者以一种解决问题的方式寻找另一种认知规则, 使笑话的妙语紧跟笑话的主体成分, 并使原本的不和谐变得和谐。该理论强调幽默过程必须包含两阶段: 先对原笑话做出一种解释, 然后再拒绝该解释, 转而支持另一种解释。不一致理论主要强调幽默本身的结构。

4)良性违背理论(benign violation theory)。是McGraw 等[24]提出的一种关于幽默的新理论, 近几年才受到关注。良性违背理论认为, 幽默的出现需要具备 3 个条件[24]: 一是出现明显的威胁或违反规范、禁忌等情境; 二是这种威胁或违反的情境必须是良性的, 比如如果侵犯者看起来很严肃或者不被信任, 那么像攻击这样明显的威胁便不太可能引起笑声; 三是前两个条件必须同时出现。该理论强调, 心理距离可以减少此类威胁, 有助于将悲剧转化为喜剧, 但距离太远也会使喜剧显得平淡无趣[25]。例如 McGraw 等[25]发现, 有关飓风“桑迪”的笑话带有攻击性和恶意, 此类笑话在受灾期间被认为不幽默,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 当飓风过去一个月后, 人们对此类笑话的有趣态度开始提升, 但再过些时日, 这种有趣度又开始下降。一项基于良性违背理论的研究发现, 道德认同感高的个体幽默感较低, 因为他们并不认为幽默中的道德违背有趣, 也不愿意分享此类幽默[26]。当然, 幽默也并不一定总会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 比如领导的幽默就有可能会降低员工对规范违背的感知, 进而使员工出现偏差行为[27]。因此, 良性违背理论实质上对幽默的产生限定了 条件。

3 东方文化中的幽默哲学

与西方人对幽默的系统理论研究相比, 中国人对幽默的理解主要体现在儒家和道教思想中, 而这两大思想流派对幽默的态度截然相反。儒家思想对幽默的态度比较消极。在儒家思想影响下, 中国社会的关系形态一直以差序格局为基础[28], 这种尊卑有序的行为规范和人伦关系(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制约了中国人的心理与行为, 要求人们行为举止要规范严肃而不能大笑, 否则会破坏基本的人伦关系。另外, 儒家思想还强调人们要具备极高的道德修养。《论语·为政》中说到“为政以德, 譬如北辰, 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要求政治家要实施圣人之道, 方能受百姓拥戴。孔子教育弟子“君子不重则不威”就强调君子要不苟言笑, 不嬉皮笑脸。鲁迅也认为中国没有幽默生存的土壤与基因, 幽默是“只有爱开圆桌会议的国民才闹得出来的玩意儿”[29]。在这些思想的影响下, 幽默滑稽难登大雅之堂, 儒家思想没有给幽默提供生存空间。

与儒家对幽默的看法不同, 道家思想则是提倡幽默的。道家学说鼓励“出世”“逍遥”和“洒脱”等回归自然的休闲娱乐心态, 与儒家的积极进取心态形成鲜明的对比。林语堂认为道家的两位创始人老子和庄子是中国最大的幽默家, 老子批评孔子满口仁义道德, 甚至有些滑稽可笑。老子曾说“知者不言, 言者不知”“圣人不死, 大盗不止”。面对混乱的政治局面, 庄子曾用“窃钩者诛, 窃国者侯”进行幽默式嘲讽。庄子的《逍遥游》集中体现了道家对自由与逍遥的追求, 其中放肆、犀利和超脱正是幽默产生的文学基础[29]。与儒家严肃的处世态度相比, 道家更崇尚“无知、无为、无欲”, 庄子的观鱼之乐、蝴蝶之梦、说剑之喻和蛙鳖之语都彰显了道家的幽默快乐[30]。由此可见, 中国式的幽默大多成长在道家思想的土壤中。

4 对幽默的跨文化研究

随着心理学对幽默研究的深入, 幽默的积极作用受到人们的关注。中国人羡慕西方式的幽默, 认为西方人思想开阔、有气量, 而自己保守且关心脸面问题, 因此较少使用幽默[31]。也有研究发现, 幽默在日本并不像在美国那样是一种重要的应对手段[32], 新加坡学生比美国学生更不可能使用幽默来应对困难[33]。跨文化研究把这些不同归为文化差异, 使得东方文化中的人在对幽默的态度与表现形式上与西方人存在差异。用 Martin[6]的幽默风格问卷对中国大学生施测, 发现尽管中国学生的幽默风格结构也符合四因子结构, 但中国学生在 4 个幽默分量表上的得分都显著低于加拿大的大学生。中国学生在嘲讽型幽默与自贬型幽默两个分量表上的内部一致性系数较低[34], 说明中国人更偏好适应型幽默风格。Hiranandani 等[35]对此进行了解释, 他们通过对印度和中国香港的学生进行研究, 发现东方文化中的人更崇尚集体主义文化。有研究发现, 西方文化中强调自由表达与思维新颖性的创造力与幽默显著正相关[36], 而在中国文化背景下却得到不一致的结论。Yue[37]发现中国人并未将幽默视为创造力的核心要素, 幽默与创造性思维中的流畅性、独创性和新颖性维度也没有显著相关[38], 中国文化背景下幽默难以预测创造力。为解释这种不一致, Jiang等[39]用内隐联想测验考察中美大学生对幽默的态度。尽管并未发现两国学生在对幽默的外显态度上存在差异, 但中国学生却更多地将幽默与不愉快的形容词联系在一起, 把严肃与愉快的形容词联系在一起, 美国学生却刚好相反。最近, Cao 等[40]在跨文化研究中发现, 社会距离会影响不同文化中的人们对幽默的态度, 相较于近社会距离情境中的幽默, 中国学生对远社会距离情境中的幽默有着更高的欣赏、分享和创造水平, 而在美国学生中, 此类现象较弱或不存在。

Yue 等[41]考察不同文化中的人们对幽默的认知, 他们以中国和加拿大的大学生为被试, 要求他们写出 3 位认识的幽默家。他们发现, 中国学生的提名大多是职业上与幽默有关的人士, 如喜剧演员; 而加拿大学生写出的人来自各种职业背景, 且更多是家人或朋友。在这项研究中, 他们还让大学生评价幽默对自己的重要性, 结果发现加拿人认为幽默对自己更重要。Yue[37]在研究中国人对待幽默的态度时还发现, 尽管中国人把幽默视为生活中的一种重要的特质, 但却认为自己缺少幽默感, 并且没有把幽默与人格特质联系起来。当询问幽默是否对其人格具有重要作用时, 他们认为幽默对 10 项重要人格特质的作用都较低; 当接着问他们认为最为重要的 10 项人格特质是否对幽默重要时, 除了“智慧的”“善于观察的”和“聪明的”外, 在其余 7 项特质上学生的评分也较低。从幽默的跨文化研究可以看出, 西方人将幽默视为一种理想的人格特质, 并发现幽默对身心健康具有积极作用。而中国人对幽默的态度并不统一, 至少没有西方人那么积极。这些跨文化研究也表明中国人对幽默的认知与理解与西方人不同, 因此探索中国式幽默必须要结合中国文化的特点。

林语堂[1]曾经指出, 中国人的庸见、宽容、知足常乐和超脱老滑等特质是产生中国式幽默的基础。中国人的幽默本质上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性格特点, 具有中国文化的特色。首先, 中国式幽默非常注重表达的微妙性与含蓄性, 因此中国的笑话具有高度的辩证性与美感。在中国人看来, 幽默要能体现智慧与思想, 笑声是要有见地的[42]。然而, 西方文化对幽默的强调并不包含这一点, 他们认为幽默没有高低之分, 且可以发生在任何人身上。幽默在中国人心中是一项高超的能力, 似乎有能力的人才可能会使用幽默。其次, 中国人的幽默形式起源于中国古代的文学及艺术表演形式, 如笑话、寓言、滑稽戏和清言集等。因此中国人的幽默多见于文学作品, 少见于口头表达。林语堂提出受过教育的人要在文学写作上幽默, 在行为上要严肃[43]。这是因为传统儒家思想制约了人们的表达, 说违反常理的话会被责备[1], 并且使用幽默被视为一种政治上的不成熟。中国人使用幽默取决于情境, 幽默的人不是无时无刻都在幽默, 而是能够视情境不同, 灵活地切换严肃与幽默。最后, 中国文化比较注重礼之用、和为贵的价值观, 因此林语堂最初就将中国人的幽默形容为温润细雨给人以愉快和安适, 其内涵并不是西方幽默中的一些粗鄙笑话、讥讽和滑稽。因此, 幽默的中国人较少使用嘲讽或攻击型等幽默形式。

鉴于此, 用以往研究中使用西方文化中开发的幽默测量工具对中国人施测就会出现误差。对此, Berry[44]曾提出“强制一致性(imposed-etic)”和“衍生一致性(derived-etic)”两种跨文化比较策略。前者用某一文化背景下建立起来的工具去测量另一种文化下人们的特点, 后者用本文化背景下建立起来的工具去测量该文化下人们的特点。采用强制一致性策略得到的东西方幽默差异仅是幽默在不同维度上的得分高低, 难以反映不同文化中人们幽默结构与内涵的差异。基于这种理念, 我们在探讨中国式幽默时, 需要考虑幽默在中国文化中具有什么样的结构与内涵, 以及中国人是通过什么方式表达幽默的, 只有这样, 我们才能真正理解中国人的幽默。

5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由于东西方文化对幽默的理解与认识存在明显差别, 为了探讨中国式幽默, 未来的研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 结合中国文化特点, 编制可以测量中国人幽默人格的工具。目前, 有关幽默作为人格特质的测评工具多是在西方文化背景中开发的, 尚无测量中国人幽默人格的量表。依据 Allport 等[45]提出的人格词汇学假设, 某一社会环境中经常使用的语言可以包含这一文化环境中描述一个人所需要的概念, 尽管这些自然语言未必能够代表稳定的人格特质, 但通过分析与删减, 应该可以揭示出人格的基本维度。据此方法, Costa 等[46]成功地编制了大五人格量表, 李昊[47]照此方法编制了中国人批判性思维量表, 焦丽颖等[48]在编制中国人的善恶人格结构的时候也遵循此思路。东西方语言体系存在明显差异, 根据中国式幽默的文化特点和人格词汇学的研究思路, 能够反映中国人幽默人格的汉语词汇必定有其文化特异性。因此, 未来的研究可以尝试通过人格词汇学的方法, 探索中国人的幽默人格结构与内涵。

其次, 探索心理距离影响幽默的文化差异。McGraw 等[24]提出良性违背理论, 认为一定的心理距离可以引起幽默的产生。心理距离中的社会距离属于跨文化概念, 因此东西方的文化差异会影响人们对社会距离的认知。在个人主义的西方社会里, 人们构建的自我是独立的, 每个人都是脱离环境的具有独立、自主特征的特异实体, 人与人之间没有黏性, 关系相互平等, 因此他们对不同社会距离的人都持相同的情感及行为反应[28]。在集体主义的东方社会里, 人们构建的自我是互依的, 对自我的理解需要考虑他人、社会和背景等的联系[49], 这种文化取向的人不追求自我独立与关系平等, 而是喜欢攀关系讲交情, 其本质反映了集体主义文化中的个体会在以“自我”为中心的前提下对不同社会距离的人赋予不同重要程度的价值与意义[50], 中国社会学家费孝通[28]把这种人际关系描述为差序格局。Hwang[51]进一步指出, 中国人对社会近距离的人的态度中持有更多的情感性成分, 对社会远距离的人的态度中持有更多的工具性成分。因此, 中国人一般很少开自己人的玩笑, 即使想要幽默也会很注意分寸。基于此, 有必要进一步从心理距离(社会距离)的视角探究不同文化中的个体对幽默的态度差异。

第三, 探究辩证思维与幽默的关系。东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以辩证思维为主要区别的认识论中[52]。差异体现在三方面: 变化性、矛盾性及联系性。不过变化性会在成人的思维方式中分离出来, 辩证思维最终主要体现在矛盾性与联系性上[53]。根据幽默的不一致理论与良性违背理论, 当出现不一致, 即出现矛盾时, 幽默才会发生。因此, 只有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矛盾, 才能真正去欣赏并创造幽默。东方辩证思维强调接受矛盾, 认为生活中不存在固有矛盾, 因此经常采用折中的方式处理, 而西方辩证思维拒绝接受矛盾存在, 认为需要通过整合或协同的方法来解决矛盾[54]。从东西方思维矛盾性的差异可发现, 相比西方人, 东方文化中的人们由于偏好使用折中的方式处理问题, 因此感知到的生活中的真正存在的矛盾与不一致相对较少。在联系性上, 东方辩证思维关注整体和部分之间的关系, 并认为所有事物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 而西方辩证思维强调关注抽象的客观对象, 不去关注特定情境[54]。在以差序格局为特点的社会中, 中国人会更多考虑幽默会不会涉及自己人, 甚至伤害到自己人的面子, 故而在欣赏和创造幽默时会将更多的人际关系背景考虑进来。因此, 未来研究可以从辩证思维的视角比较幽默在东西方文化中的差异。

最后, 探索幽默与严肃的关系。在西方文化中, 幽默和严肃属于两种截然相反的行为倾向[55]。Ruch[55]指出, 严肃是抑制积极情绪与笑声的重要特质, 严肃与高兴负相关, 与坏心情正相关。但是, 在跨文化研究中, Chen 等[56]却发现, 在中国被试中, 严肃与坏心情无相关性, 与高兴正相关, 且中国人的严肃与生活满意度无显著相关性。Wagner 等[57]还发现, 中国人的严肃与幸福感之间无显著关系。Lau 等[58]却在中国人中发现严肃与生活满意度、幸福感都正相关。这些结果说明, 严肃在中国文化中至少不是一种消极的心理状态, 因此幽默与严肃在中国文化中也并非一对反义词。比如, 我们中国文化中会有“亦庄亦谐”这样的词汇, 有时在开会的场合也会看到“严肃活泼”的标语, 意味着严肃和幽默在中国文化中是可以同时存在的, 并非一个变量的两个极。未来的研究中可以深入地探讨中国人的幽默与严肃的关系。

参考文献

[1] 林语堂. 吾国与吾民. 台北: 远景, 2005

[2] Freud S. Humour.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an-alysis, 1928, 9: 1–16

[3] Lersch P. Aufbau der person. Miinchen: Barth, 1962

[4] Martin R A. Humor, laughter, and physical health: methodological issues and research findings. Psycho-logical Bulletin, 2001, 127(4): 504–519

[5] Martin R A, Ford T. The psychology of humor: an in-tegrative approach. Burlington: Academic Press, 2018

[6] Martin R A, Puhlik-Doris P, Larsen G, et al.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uses of humor and their relation to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development of the Humor Styles Questionnaire. Journal of Research in Persona-lity, 2003, 37(1): 48–75

[7] Martin R A, Lefcourt H M. Sense of humor as a mo-derator of the relation between stressors and mood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83, 45(6): 1313–1324

[8] Thorson J A, Powell F C.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a multidimensional sense of humor scale.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 1993, 49(1): 13–23

[9] Menéndez-Aller Á, Postigo Á, Montes-Álvarez P, et al. Humor as a protective factor against anxiety and de-press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linical and Heal- th Psychology, 2020, 20(1): 38–45

[10] Klein D N, Kuiper N A. Humor styles, peer rela-tionships, and bullying in middle childhood. Humor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or Research, 2006, 19(4): 383–404

[11] Jiang F, Lu S, Jiang T, et al. Does the relation between humor styles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vary across culture and age?. A meta-analysis.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2020, 11: 2213

[12] Frewen P A, Brinker J, Martin R A, et al. Humor styles and personality-vulnerability to depression. Humor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or Research, 2008, 21: 179–195

[13] 王学泰. 中国人的幽默.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4

[14] 王学泰. 中国式幽默. 北京: 中国青年出版社, 2014

[15] Jiang T, Li H, Hou Y. Cultural differences in humor perception, usage, and implications.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2019, 10: 123

[16] 陈学志.「幽默与心理卫生」专题导读: 中外古今觅幽默, 唤起民族幽默感. 中华心理卫生学刊, 2010, 23(2): 173–182.

[17] McCauley C, Woods K, Coolidge C, et al. More aggres-sive cartoons are funnier.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83, 44(4): 817–823

[18] Leak G K. Effects of hostility arousal and aggressive humor on catharsis and humor preferenc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74, 30(6): 736–740

[19] Gruner C R. The game of humor: a comprehensive theory of why we laugh. New Brunswick, NJ: Tran-saction, 1997

[20] Wolff H A, Smith C E, Murray H A. The psychology of humor: a study of responses to race-disparagement jokes. The Journal of Abnormal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34, 28(4): 341–365

[21] Wiseman R. Laughlab: the scientific search for the world’s funniest joke. New York: Random House, 2002

[22] Attardo S. The semantic 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theories of humor. Humor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or Research, 1997, 10: 395–420

[23] Suls J M. A two-stage model for the appreciation of jokes and cartoons: an information-processing analy-sis.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1972: 81–100

[24] McGraw A P, Warren C. Benign violations: making immoral behavior funny. Psychological Science, 2010, 21(8): 1141–1149

[25] McGraw A P, Williams L E, Warren C. The rise and fall of humor: psychological distance modulates humorous responses to tragedy. Social Psychological and Per-sonality Science, 2014, 5(5): 566–572

[26] Yam K C, Barnes C M, Leavitt K, et al. Why so serious? A laboratory and field investigation of the link between morality and humor.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2019, 117(4): 758–772

[27] Yam K C, Christian M S, Wei W, et al. The mixed blessing of leader sense of humor: examining costs and benefits.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2018, 61 (1): 348–369

[28] Fei X T. From the soil — the foundations of Chinese society. Oakland, C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2

[29] 林语堂. 林语堂批评文集. 珠海: 珠海出版社, 1998

[30] 岳晓东. 儒, 释, 道文化对幽默的态度. 心理学探新, 2014, 34(1): 15–18

[31] Lao Kang. Humorous life. Taipei: Li-ming Publishers, 1987

[32] McDowell E E, Yotsuyanagi N. An exploratory study of communication apprehension, willingness to com-municate, and sense of humor between college students from the United States and Japan. Washington DC: ERIC, 1996

[33] Nevo O, Nevo B, Yin J L S. Singaporean humor: a cross-cultural, cross-gender comparison. The Journal of General Psychology, 2001, 128(2): 143–156

[34] 陈国海, Martin A R. 大学生幽默风格与精神健康关系的初步研究. 心理科学, 2007, 30(1): 219–223

[35] Hiranandani N A, Yue X D. Humour styles, geloto-phobia and self-esteem among Chinese and Indian university students. Asi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2014, 17(4): 319–324

[36] Wicker F W. A rhetorical look at humor as creativity. The Journal of Creative Behavior, 1985, 19(3): 175–184

[37] Yue X D. The Chinese ambivalence to humor: views from undergraduates in Hong Kong and China. Humor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or Research, 2011, 24 (4): 463–480

[38] Yue X D, Hui A N. Humor styles, creative personality traits, and creative thinking in a Hong Kong sample. Psychological Reports, 2015, 117(3): 845–855

[39] Jiang F, Yue X D, Lu S. Different attitudes toward humor between Chinese and American students: evi-dence from the 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 Psychological Reports, 2011, 109(1): 99–107

[40] Cao Y, Hou Y, Dong Z, et al. The Impact of culture and social distance on humor appreciation, sharing, and pro-duction. Social Psychological and Personality Science, 2021: 14(2): 207–217

[41] Yue X D, Hiranandani N A. Perception of humorists: a cross-cultural study of undergraduates in Hong Kong, Hangzhou, and Vancouver. Comprehensive Psycholo-gy, 2014, 3(1): 7–17

[42] Yue X D. Exploration of Chinese humor: historical review, empirical findings, and critical reflections. Humor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or Research, 2010, 23(3): 403–420

[43] Liao Z. Taiwanese perceptions of humor: a sociolin-guistic perspective. Taipei: Crane Publishing, 2001

[44] Berry J W. Imposed etics-emics-derived etics: the operationalization of a compelling ide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logy, 1989, 24(1): 721–735

[45] Allport G W, Odbert H S. Trait-names: a psycho-lexical study. Psychological Monographs, 1936, 47(1): i-171

[46] Costa P T, McCrae R R. Revised NEO personality inventory (NEO-PI-R) and NEO-five-factor inventory (NEO-FFI) professional manual. Odessa, FL: Psycho-logical Assessment Resources, 1992

[47] 李昊. 中国人批判性思维的结构及其对创造力的影响[D]. 北京: 北京大学, 2020

[48] 焦丽颖, 杨颖, 许燕, 等. 中国人的善与恶: 人格结构与内涵. 心理学报, 2019, 51(10): 1128–1142

[49] Markus H, Kitayama M. Culture and the self: imply-cations for cognition, emotion, and motivation. Psy-chological Review, 1991, 98(2): 224–253

[50] 李抗, 汪凤炎. 探寻中国人的多重互依自我: 理论, 挑战与整合. 心理科学, 2019(1): 245–250

[51] Hwang K. Face and favor: the Chinese power gam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987, 92(4): 944–974

[52] Peng K, Nisbett R. Culture, dialectics, and reasoning about contradiction. American Psychologist, 1999, 54: 741–754

[53] 侯玉波. 文化心理学视野中的思维方式. 心理科学进展, 2007, 15(2): 211–216

[54] Spencer-Rodgers J, Peng K. The psychological and cultural foundations of east asian cognition: contra-diction, change, and holis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8

[55] Ruch W. Measurement approaches to the sense of humor: introduction and overview. Humor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or Research, 1996, 9(3/4): 239–250

[56] Chen G H, Ruch W, Li Y N. Temperamental basis of sense of humor: validating the state-trait-cheerfulness-inventory in Mainland China. Humor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or Research, 2016, 29(1): 77–97

[57] Wagner L, Ruch W. Trait cheerfulness, seriousness, and bad mood outperform personality traits of the five-factor model in explaining variance in humor behaviors and well-being among adolescents. Current Psycho-logy, 2023, 42: 16344–16355

[58] Lau C, Chiesi F, Saklofske D H, et al. What is the temperamental basis of humour like in China? A cross-national examination and validation of the standard version of the state–trait cheerfulness inventor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logy, 2020, 55(2): 264–272

How to Understand Humor in the Framework of Eastern and Western Culture?

CAO Yi, HOU Yubo

Beijing Key Laboratory of Behavior and Mental Health, School of Psychological and Cognitive Sciences,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1; † Corresponding author, E-mail: houyubo@pku.edu.cn

Abstract The empirical research explored the cross-cultural differentiation of humor by systematically analyzing the different understandings of humor in Eastern and Western cultures, as well as the Western theories of humor and philosophical origin of Chinese humor. The research also observ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humor influenced by the impact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Moreover, the present study highlighted the significance of investigating Chinese humor personality, pinpointing the necessity regarding future consideration of Chinese humo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sychological distance and dialectical thinking. These analyses are of great value in understand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ulture and humor and the underlying concept of Chinese humor.

Key words humor; humor personality; culture; Chinese-hum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