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评

基于身份认同的动机理论及其对大学生学业结果的影响

汪春花 王垒

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 北京 100871; †通信作者, E-mail: leiwang@pku.edu.cn

摘要 首先介绍基于身份认同的动机理论。该理论是一种关于人类动机和目标追求的依赖于情境的社会心理学理论, 它认为人们会以一种与某种情境下被启动出来的身份相一致的方式来行为。人们采用某种行为或不采用某种行为, 受到经由环境启动而出现的身份感知的影响。然后, 综述在该理论指导下的相关研究进展情况。最后指出, 未来研究可能需要考虑其他文化背景下的身份类型和不想要的未来身份对大学生学业结果的影响以及某些认知能力与人格因素的调节与中介作用。

关键词 身份认同动机;学业结果;大学生

在关于高等教育学业结果影响因素的研究中, 不可避免地要考虑一些情境性社会心理学因素的影响[1-4]。与其他阶段影响学业表现的因素有所不同,经过层层选拔之后, 传统上被认为对学业表现有较大预测作用的因素(如智力、尽责心[5]等), 已然不能解释在高等教育阶段学业表现的差异了。与此同时, 大学生依然受到学业状况的困扰[6]。这些论点提示, 可能在生物学因素和人格因素之外, 其他背景性因素对学业结果有额外的贡献。

在国外诸多非智力性影响因素研究中, 身份认同对大学生学业结果的影响受到较多的关注。国外学者们探索学生们的身份认同、社会心理健康状况与学业结果之间的相互作用, 研究结果较为一致地揭示了大学生身份认同的有关方面对于提升学业表现的积极作用[7-9]。国内关于大学生学业结果影响因素的研究相对较少[10], 关于大学生的身份认同与学业表现之间关系的研究更少, 且局限于少群民族身份[11]。然而, 大学生处于自我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 包括民族身份、性别身份在内的各种自我认识以及自我概念经历着重大调整, 在此基础上的各种身份认同也复杂多样。在探索影响大学生学业结果的背景性因素中, 身份认同也许是一个被忽视的重要方面。

基于身份认同的动机理论是近年来在西方文化框架下发展起来的一种动机模型[12-14], 其主要内容是人们会以一种与某种情境下被启动出来的身份相一致的方式来行动。人们采用某种行为或不采用某种行为, 受到经由环境启动而出现的身份感知的影响。基于身份的动机理论的研究结果提示我们, 想要获得某种期待的行为模式(如继续努力学习, 完成大学阶段的学业任务), 除了要提出提升有益行为的干预模型外, 这种干预模型是否与个体的身份感知相一致也是一个关键的因素, 即这些干预模型要被他们认为适合于“像他们那样的人”。我们考虑, 这种基于身份认同的动机模型也许有助于理解当代大学生中“想学好, 却做不到”现象背后的某些心理机制。

1 自我、自我概念和身份认同的概念区别

在很多时候, 自我、自我概念和身份是可以互换使用的, 好像这三者是同一个概念。在基于身份认同的动机模型中, 认为这三者是有区别的。

1.1 自我

自我指一个主语我对一个对象我进行反思, 并且能够意识到这个反思的一种能力。对一个人自己进行反思是一种常见的活动, 也是一种心理能力。它要求有一个主语“我”能够考虑一个作为宾语对象的“我”。自我包括思考的主体(“I am thinking”)和思考的对象 (“about me”), 并且, 主体能思考并意识到在做这个, 正如哲学家笛卡尔的名言“我思故我在”。尽管有些关于自我的研究会对这些元素进行区分, 现代的自我概念则将所有这些元素(即思考、意识到在思考以及将自我作为思考的一个对象) [15-17]包括在一起。

人们常以不同的方式来思考自己。比如, 个人主义的视角关注一个人是如何独立以及不同于其他人; 集体主义的视角则考虑一个人如何与其他人是相似的, 并且因各种关系而联系在一起[18-19]。此外, 还可以以一个沉浸的视角(以个体自己的视角) 或遥远的视角(以第三者观察者视角)来关注自我[20]。每一个视角强调并集中在“我”的一些方面, 而“我”的其他方面则被过滤掉。研究者们认为, 人们是可以被实验者操纵而采用这些视角的任意组合, 比如一个关系式自我视角(或集体主义视角)有可能同时发生在用一个遥远的视角或沉浸式视角来关注在自我上。

1.2 自我概念

自我概念是认知性结构, 它组织内容, 态度, 或者评价性判断并且提供一个滤镜来理解和解释世界, 使得个体能够聚焦目标, 保护基本价值感[13]。如果自我是一个思考的主语“我”和一个这些思考内容的宾语“我”, 那么一个人现在是谁, 过去是谁, 以及将要变成谁的心理构念或想法是这个宾语“我”内容里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心理构念就是自我概念的内容。自我中所包含的思考内容形成自我概念, 自我概念反过来也会影响自我的主体性调控。

在自我概念的研究中, 有一些关注在自我概念的结构方面(如个人主义的、集体主义的、近端沉浸式的和远端式的), 也有很多关注在内容和评价性判断上[14](如外形特征、运动能力、情绪稳定性、同伴关系和家庭成员关系等)。不过, 内容可以独立于评价性判断来研究, 如用开放式问题要求人们描述他们当前的、理想的以及应该的自我概念, 或者他们想要的以及不想要的可能自我[15]。一些研究明确聚焦在自我判断或自我态度上。这些自我判断通常操作化为自尊或自我效能以及个体在世界上的价值和胜任感的评价。

1.3 身份认同

身份认同可以被概念化成一种理解自我概念的某些部分或方面的一种方式[21-25]。比如, 一个人可以有一个包含与宗教有关的内容和目标的宗教身份认同, 在这个宗教的身份认同影响下, 个体决定应该做些什么, 认为什么有价值, 以及如何来表现等。

在身份认同研究中, 研究者将其区分为个人身份认同和社会身份认同[26]。如 Tajfel[27]所定义的那样, 社会身份认同涉及个体是某群体中一个成员的知识, 一个人对群体成员身份的感觉, 以及该群体与其他群体相比的排序或地位的知识。在思考身份内容和功能的时候, 社会身份研究者有时关注与群体内其他成员的链接和相似性方面[28-29], 其他时候他们的关注点在群体内与群体外的区别上[30]。身份, 根据其建立的群体(性别、国籍、种族/民族、宗教继承群体或大学一年级的心理学专业学生), 就这个身份所持续的时间, 以及在不同的时间和环境里, 感受到的心理意义会有所不同[31-32]。社会身份和身份理论家们也研究了身份的其他种类——角色身份和个人身份。角色身份反映在某特定角色中的成员身份(如学生、父母或职业), 要求另一个人来扮演一个互补的角色。一个人不能是没有孩子的父母, 没有老师的学生或者没有顾客的服务员。个人身份反映个体感知的特质或性格, 这种特质与性格或独立或依赖于一个人的社会和角色身份[33], 比如他是一个守时的人(员工或自由职业者), 等等。通常, 一个人可以基于多重的社会环境而有着多重的身份。身份是自我概念中不同寻常的部分, 是与一个人所持有的在社会网络中的位置以及所扮演的角色相联系的内化的意义和期待。

1.4 自我、自我概念与身份认同在基于身份的动机模型中的关系

基于身份的动机模型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34]。首先, 基于情境, 哪个或哪些身份出现在头脑中; 其次, 这些身份就个体所使用的策略来说暗示了什么(如这些策略是否与身份一致); 最后, 这些身份就个体如何解释体验又暗示了什么(如遇到一些困难的时候, 身份暗示这些困难是“重要的”还是“不可能”的)。以少数群体学业问题研究的发现为例。在一些情境中, 学校里的非裔美国青少年的少数群体身份被启动, 在这种身份突出地显现在头脑中后, 个体可能选择诸如旷课、不写作业的行为, 因为这与少数群体的身份是一致的。当在学习上遇到困难的时候, 少数群体的学生更容易将学业成就视为自己“不可能”的目标, 进而投入更少的努力在自我调控上。按照这一模型, 我们看到, 当某个身份感知被激活的时候, 将依次激活与身份感知相对应的自我概念(我属于这类人或不属于这类人, 我适合做这个或不适合做这个)。在这些自我概念的影响下, 个体将执行相应的自我调控。按照这个逻辑, 身份认同影响随后的自我概念, 而自我概念又影响自我调控。因此, 基于身份的动机理论认为, 自我、自我概念和身份认同为嵌套的结构——身份认同嵌套于自我概念内, 而两者都嵌套于自我中[35]。概括地说, 自我是一个“I”反思一个客体的“me”, 并且意识到这个反思(“我正在思考我自己”)的能力。自我的“me”方面包含身份和自我概念。自我概念是通过认知结构来组织内容(身份)并且提供一个滤镜来解释体验和制造意义[36]

2 基于身份认同的动机理论

基于身份认同的动机理论是美国南加州大学心理学家 Oyserman[12-13]近年在西方文化框架下提出的一种动机模型[14]。该理论发展之初, Oyserman 等[12]注意到, 尽管美国社会中非裔美国人、拉丁美国人、印第安人等少数群体青少年和那些非少数群体的同伴们对获得优异学业绩效、申请一些理工学科有相似的期待, 但最终这些种族(民族)少数群体青少年中获得优异学业绩效的人数却远低于那些非少数群体的青少年。与此同时, 一些健康行为倡导者们在全美积极推进健康促进的工作, 然而少数群体成员对这些健康促进行为的执行情况却让人很失望。为了探索这种“期待-结果”之间的鸿沟背后的机制, 并在这一基础之上提出干预性的策略, Oyser-man 提出基于身份的动机理论。该理论为理解这一现象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 人们会以一种与某种情境下被启动出来的身份相一致的方式来行动。人们采用某种行为或不采用某种行为, 受到经由环境启动而出现的身份感知的影响。基于身份认同的动机是一个将焦点放在朝向身份一致性的行为以及身份一致性的认知过程上的动机性影响力的理论模型, 它使用一种情境式的社会认知视角, 将自我概念、身份认同理论与当代动机理论联系在一起。

2.1 身份的情境式启动

情境式处理方法指研究者认为认知和行为并不是独立于环境, 而是被环境动态地塑造。构成自我“我”的方面并不是稳定的, 而是在每时每刻的情景中被创造出来的。人们动态地构建出的身份——“我”是“男性”、“聪明的”、“学生”——符合他们当前环境的允许和限制条件。人们使用他们头脑中的身份来行动和理解世界——身份具有某种价值, 人们根据这些身份进行自我调控。这些身份在特殊环境下的实际意义是帮助人们对这些身份进行解释, 产生相应的自我调控焦点, 比如是追求某个目标, 还是回避某个目标。

2.2 身份滤镜下的动机和目标追求

基于身份的动机理论解释了在什么时候以及在什么环境中, 人们的什么身份或自我概念促进他们来采取指向目标的行动[12-13,37-38]。基于身份的动机理论推测身份有着某种价值——人们倾向于以与感知到的身份相一致的方式来行动, 并对环境加以理解。该理论的意义在于人们通过感知到的身份对他们的行为进行调控, 为了某个想要或者不想要的未来身份而工作, 以及为了符合他们现在是谁以及想要变成谁的方式来展开行动。需要注意的是, 尽管身份在他们的行动倾向性上(行动-准备就绪性)和制造意义倾向性上(程序-准备就绪性)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但哪个身份出现在头脑中以及他们的身份对行动和意义有着什么样的暗示并不是固定的, 而是依赖于即刻的环境特点(动力的构建)。一个基于身份的动机视角的前提条件是人们使用身份来准备行动和理解他们周围的世界: 思考(关于身份)是为了行动。通常人们推测他们的身份是稳定的, 并且认为他们的目标和行为在不同的环境中也都是保持稳定的, 但事实上, 基于身份的动机理论认为环境中的小变化可以有着令人惊奇的大效应, 可以影响人们如何看待他们自己, 他们如何解释他们的经验, 以及他们将要采取什么行动, 身份是动态地构建出来的。该理论同时指出, 人们可能并不一定意识到这些影响。

3 引发身份动态构建的因素

如前所述, 身份的感知并不是一个稳定的存在, 在某种时刻出现在头脑中的突出的身份是受到环境暗示的结果。因此, 学者们对于什么样的因素可以引发特定的身份也是非常好奇的。总结目前的文献, 研究者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操作或测量感知到的身份。

3.1 第一人称单数与复数的启动

尽管关于身份的研究常常是在跨文化的情境里, 但大量的证据展示, 即便是微妙的环境暗示, 就足以产生一个个体性的或关系性的心理定势, 从而可达到对身份内容、认知过程以及行为后果的影响。比如, 通过阅读一个段落并圈出第一人称单数或复数人称代词, 或者考虑一个人相似于或不同于家庭和朋友的方式, 就足以转换关于身份的心理定势[39-40]。比如, 在上述研究中, 在圈出“我”后, 一个个体的心理定势将个体的身份(特征和性格)带入头脑中。在圈出“我们”后, 一个关系型或集体型的心理定势将社会角色和关系, 以及社会团体身份(包括性别、种族/民族以及社会阶层身份)带入头脑中[41]

3.2 身份标签中的微妙暗示

暗示也可以来自身份标签的微妙差异。在一个研究中, 被试是一群具有多重身份的女性, 当她们身份中的“非裔美国人”身份而不是“黑人”身份被凸显出来的时候, 她们更乐意去寻求乳房照射扫描术[42]。Dowen 等[43]的一个随访研究提供被试们一个小组咨询, 结果发现小组咨询的效果受到身份感知地调节: 那些描述自己为黑人的女性与那些描述自己为非裔美国人的女性相比, 接受扫描的意愿更小。尽管没有直接检验, Dowen 等[43]推论非裔美国人身份中的“美国人”元素能提升对健康系统的信任, 从而倾向于接受扫描。在一个对亚裔美国籍大学生进行的实验中, 在实验组里, 被试首先被问他们是否讲英语或是否美国人, 随后, 被试们在做食品选择任务中选择了更多美国式的含更多卡路里的食物; 在控制组里, 被试们“美国性”身份未被凸显出来时, 选择了更多亚洲式的更健康的食物[44]

3.3 同时启动的其他身份的交互影响

即便对于同一个身份, 当环境性因素引发个体的另一个身份(如个体身份)感知的时候, 原来的身份有可能发生一些动态性改变, 比如常见的大学生身份。对很多美国青年人来说, 成为一名大学生意味着会参与到一系列的行为中去(如通宵熬夜, 吃一些垃圾食品, 过度消费酒精, 使用鸦片或大麻), 这一系列的行为将逐渐导致一些糟糕的健康结果, 如体重增加、抑郁和事故危险[45]。体重增加并不被看成是积极的结果, 但产生它的行为被个体认为是与大学生的身份相一致的, 这对于那些需要其他人认可自己大学生身份的个体而言具有重要意义。尽管如此, 一个大学生身份到底意味着什么也并不是一直稳定的, 它同样受到环境因素的暗示而处于一种动态变化中。如在 Berger 等[46]进行的两个研究中, 他们提供给大学生一些关于其他人(研究生, 他们常具有“书呆子”的刻板印象)做了什么(如吃垃圾食品)的微妙暗示, 大学生们在模拟购物的实验中选择了更少的巧克力蛋糕和更多的苹果, 以显示自己和这些研究生不是同一类人。在看到关于很多研究生饮酒的海报后, 他们报告称他们酒精消费量更少, 而被误认为是研究生时更加不开心。在这种情况中, 由于垃圾食品和酒精消费是与一个自己不想要的书呆子式的研究生联系在一起, 个体为了表达自己和书呆子研究生身份不一致, 所以会选择相反的行为模式。

4 基于身份认同的动机理论的相关研究

基于身份的动机理论学家倾向于认为人们受到身份暗示的过程往往是一种无意识的过程, 在该理论提出之后, 也有一些相关的研究利用该理论来指导和解释一些新的发现。

4.1 基于身份认同的动机与健康、健康行为的研究

美国健康相关政策的制定者非常关注人们是否采用一些有利于健康提升的行为策略。但是, 健康促进者们观察到, 有时候单纯地推荐某个健康行为给大众是无效的, 与此同时, 这个健康行为还须与他们的身份相一致才会被采纳。比如乳房扫描术在乳腺癌防治中具有重要作用, 这一理念被很多学者推崇, 但这个健康预防工作的实际推进效果并不令人满意。在一系列试图探索其背后原因的研究中, 研究者们发现当非裔美国人的“黑人”身份被启动后, 这些非裔美国人更少地去做这个扫描, 而当他们“美国人”的身份被启动出来时, 他们更多地去做扫描[42]。在另一个研究中, 那些称自己为少数种族(民族)群体的人, 认为健康饮食、定期锻炼是属于中产阶级的行为, 而不属于“像自己的这类人” , 进而不愿选择健康饮食和定期锻炼行为[40]

在两个实验中, 研究者们检验了当美国移民群体感知到自己需要证明自己属于美国人群体的压力时, 这种压力感可能导致他们消费更多典型美国式的, 因而也更不健康的食品的假设[44]。当实验人员提问他们是否说英语的时候, 亚裔美国人更可能选择典型的美国式食品作为他们所喜欢的食物; 相对应的, 询问白人美国人英语的能力时就没有这个效应。并且, 当他们的美国身份受到直接挑战的时候, 亚裔美国人购买和吃掉的食物更具有美国式特点, 并且包含更多的卡路里和脂肪。

4.2 基于身份的动机与学业结果的相关研究

同样, 基于身份的动机对青少年学业方面的影响也获得一些实证研究的支持。比如, 在一个研究中发现, 对于种族(民族)少数群体的青少年, 为了避免成为“书呆子”—— 将时间投入在学习上, 服从老师安排, 等等, 会转而去进行一些与此相反的行为, 比如脱离学校的任务、青少年犯罪行为等[47]。对中产阶级的青少年来说, 对老师们的顺从, 可通过在其他领域内展示的自主性或领导力得以补偿, 从而不会太受这个“书呆子”身份的影响。

在最近的一个研究中, 研究者们用隐喻的方式探索学生的学业可能身份(学业上很成功的毕业生)在学业投入度上的效应[48]。运用隐喻的方法, 将目标比拟为旅程来启动学生们, 并设定他们的未来学业可能身份时, 他们报告学业意图变得更强, 在学业任务上的努力变得更多。在与 3 种不同的对照组比较后, 这种差异性都是显著的(比如, 对照组分别启动了一个非学业方面的可能身份, 用另一个隐喻来比拟目标(比如将目标隐喻为某个实体), 或者是考虑过去的而不是未来的学业方面的成就), 并且该动机效应能持续一周的时间(以期末考试成绩作为结果变量)。概念隐喻理论指出, 一个可获得的隐喻传递了不同概念(隐喻与被隐喻对象)之间的知识。用旅程来隐喻一个可能的学业身份传递了对需要用来获得那个可能身份的程序或行为顺序的信心, 这使得被试们感知到未来可能的身份与他们当前的身份是更加紧密地链接在一起的。利用基于身份的动机理论, 研究者们推测, 旅程隐喻的使用增加了当前身份和可能身份之间的链接, 进而对学业结果产生促进效应, 在实验中具体表现为学业投入度增加。

“成长型思维干预”受到美国社会的极大关注。成长型思维干预是指导学生们相信他们的能力是可变、可被提升的, 而不是固定不变的。受成就的动机模型的影响, 该思维干预主张关于人类特性的基础信念会因为遭到挑战和挫折而发展出解释性的思维, 这种解释性思维将影响个体在随后任务中的坚持和投入[49]。一个成长型的思维意味着个体可以通过应对挑战来获得个体优势的增加。拥有成长型思维的个体相信他们可以改变并提升自己, 他们不太容易担心犯错误, 反而期待获得掌握知识和发展策略来促进学习, 当遇到挫折的时候, 他们更多地归因为缺少努力而不是能力。因此从理论上讲, 一个成长型思维将有助于个体更坚持, 投入更多努力, 较少地展示无助反应等。在美国文化背景下, 一些实证研究也证实这种成长型思维对学生成就具有提升作用。近期, 学者们综合基于身份的动机理论和成长型思维干预模型探索这种成长型思维干预的效应是否能拓展到其他文化背景(一个印第安人的学校)中。具体而言, 他们利用成长型思维干预研究的动机模型来检验该模型如何交互作用于刺激系统, 进而对印第安人学校里不同成就水平的学生的绩效[50]产生影响。尽管, 正如预期那样, 成长型思维干预确实交互作用于刺激系统, 和之前的成就一起影响随后的学习绩效, 不过, 已有的成长型思维结构框架不能完全解释观察到的效应。研究者们发现成长型思维干预通过坚持促进了绩效, 但只当刺激系统给予个体自主性的时候才出现。这样的一个促进效应只在那些原来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中才被发现, 而在那些表现不佳的学生中并没有发现该效应。当刺激没有给予一种自主感的时候, 成长型思维干预破坏了那些原来成绩好的学生的表现。为了解释这些结果并提升心理干预对成就结果的影响, 研究者们就基于身份的动机理论对结果进行解释: 原先学习成绩不好的同学认为干预中的行为和他们的身份是不一致的, 不是他们这类人该做的事情。

4.3 基于身份的动机与大型多人在线游戏的相关研究

近来 Obst 等[51]的研究发现, 玩大型多人在线游戏(MMOGs)(如魔兽世界(WoW))会带来比较复杂的结果, 比如可以导致玩家之间的链接感和在游戏中及线下的支持感, 但也可因为高度卷入而带来抑郁、压力和做决定的困难等。成就动机和社交被认为在玩 MMOGs 者中扮演着一个核心的角色。Obst等[51]的研究检验了游戏身份、玩 WoW 的动机以及心理学结果之间的关系, 结果提示成就动机和社交被游戏身份(如会员成员身份、WoW 社区感)所影响。不过, 该研究是一个横断面的研究, 不能提供因果的推论。

5 基于身份的动机理论对理解中国大学生学业成就的意义

基于身份的动机理论建立在理解西方少数群体表现不佳的学业结果和健康行为结果的现象之上。该理论的提出者 Oyserman[12]发现, 非裔美国人、拉丁美国人和印第安人等少数群体自身也期待可以在学校里表现很好, 但常常事与愿违。Oyserman等[31,35]将基于身份的动机作为一个组织框架来理解宏观水平的社会阶层化因素, 包括少群种族(民族)群体成员身份、低社会经济地位(如父母教育水平和收入)以及他们所承担的污名在“高期待-低成就”巨大差距中的作用。宏观水平的社会阶层化不同程度地将学生们暴露在选择和控制相对有限, 同时易激发污名化的环境中, 社会阶层化以 3 种形式塑造基于身份的动机: 阶层化影响哪个行为被感觉是与重要的身份相一致的; 阶层化破坏“一个人的行为和努力是有用”的信念; 在解释学校体验到的困难时, 阶层化影响个体将“困难暗示克服困难对获得成功是重要的”倾斜到“困难暗示获得成功是不可能”。为了缓解这种“高期待-低成就”之间的差距, 政策应该投入到可推广的、去污名化的、基于身份的激励机制和干预措施中去[35]

该理论对理解国内当代大学生学业有关的结果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在基于身份认同动机的视角下, 人们以一种一致于自我身份的方式来行动。这种身份的出现受到很多环境因素的影响。如前文所述, 同样是大学生身份, 既可能理解为大学生就是(一群)熬夜, 自由地吃垃圾食品的人, 进而也选择如此的行为模式, 也可能是因为不愿意成为某个自己不喜欢的大学生类型(如书呆子)而选择与这些人不一致的方式, 说明情境在影响大学生身份构建中的重要影响。这对如何利用环境的影响力, 塑造健康的大学生身份有着重要的启发。事实上, 不仅国外学者, 不少国内学者也开始思考并探索大学生身份认同对于学业结果的影响。华桦[52]认为, 青年过渡阶段、地域消解以及评价与理想形象的差距导致当代大学生的身份认同出现危机。在这种危机下, 当代大学生感觉孤独, 无法理解大学生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与意义, 进而产生人生价值的迷茫, 使得大众对于大学生“精神萎靡”的批评屡见报端。因此, 在实证研究中, 检验什么情境以及什么类型的身份认同对学业产生怎样的影响, 将会对基于身份认同动机理论和大学生学业结果的研究有重要的延伸。

尽管目前综合基于身份动机理论和大学生学业成就等方面的实证研究不多, 但是, 考虑到基于身份动机理论中包含的社会情境与动机成分, 我们认为基于身份动机对大学生学业成就具有重要影响的推测是有一定依据的。首先, 如前所述, 在高等教育中, 一些非智力性的社会心理学因素成为学者们探索高等教育结果的一个重要领域, 一些社会心理学的因素也获得不少实证研究的支持。比如, 就社会支持而言, 大量的实证研究结果提示青少年从父母、老师以及同辈那里获得支持对于学业成就的积极影响, 社会支持可能以一般性地让青少年感到信任、被支持的方式, 或是特异性地对某个学业任务的具体指导的方式, 影响他们的幸福感、自尊或动机水平, 进而影响学业结果[53-55]。再就动机而言, 关于动机对学业结果的影响已经获得很多研究结果的支持。近年有关动机与学业结果关系研究的焦点更多地转移到动机背后被忽视的一些社会环境因素, 如对地位的渴望和社会地位意识等[56-57], 研究者们认为这些因素或独立地, 或与内外动机交互在一起影响人们对相关成就的追求, 这些研究假设也获得初步的证据支持。因此, 综合来看, 作为包含社会情境和动机两个因素在内的基于身份动机可能对大学生的学业结果产生影响是有一定的理论和证据基础的。

6 未来研究方向

根据基于身份认同动机理论, 宏观背景中的文化、贫穷以及污名化对个体身份产生交互作用, 进而影响成功的自我调控和目标追求。但是, 具体是什么样的个体身份, 目前的研究中涉猎还不够深入。未来的研究中, 可以考虑个体身份与这些宏观背景因素的交互影响。其次, 关于少数群体身份的区分, 在不同的文化和背景中, 具有特异性。除传统的民族、贫穷等维度外, 还有哪些具有时代特色的维度可以凸显某种少数群体身份, 也需要考证。第三, 有关未来可能身份的动机作用的研究。目前已有的研究较局限于考察一些积极的想要的身份的影响(如成功的毕业生等)。但是, 根据自我调控焦点的理论[58], 除提升焦点外, 预防焦点也对人的行为调控有重要的影响。那么, 对于未来不想要的身份, 是否对大学生的学业结果产生影响以及如何影响, 也有待未来探索。最后, 在考虑基于身份认同动机对大学生学业结果的影响时, 可以联合一些其他的理论来探索可能的个体性因素的调节中介机制, 比如 Murray Bowen 家庭系统理论[59-60]中的重要概念——自我分化。自我分化涉及个体区分感受过程和认知过程的能力, 与此同时, 在一些人际关系压力中, 或者处于过渡期、不确定的环境中, 个体能够让自己保持清晰的自我定位(维持一种自我感)的能力。已有的很多研究证实自我分化水平对个体幸福感、人际关系以及适应性的影响。一些自我分化水平低的个体与原生家庭中的成员保持着某种行为模式的“代际传承”。这种低自我分化水平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个体在新的情景中以一种更适应性的身份来进行社会交往和生产。这些可能都会影响基于身份动机对大学生学业有关结果的效应, 因此在设计提升大学生学业结果的干预研究中需要考虑这些因素的影响。

参考文献

[1]王玉, 陈炜夷, 甘怡群. 意义缺失到生命意义感的作用机制——有调节的中介作用.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 52: 581-586

[2]潘颖秋. 大学生专业兴趣的形成机制: 专业选择、社会支持和学业投入的长期影响. 心理学报, 2017, 49(12): 1513-1523

[3]Kriegbaum K, Villarreal B, Wu V C, et al. Parents still matter: patterns of shared agency with parents predict college students’ academic motivation and achievement. Motivation Science, 2016, 2(2): 97-115

[4]Garriott P O, Nisle S. Stress, coping, and perceived academic goal progress in first-generation college students: the role of institutional supports. Journal of Diversity in Higher Education, 2018, 11(4): 436-450

[5]Richardson M, Abraham C, Bond R. Psychological correlates of university students’ academic perform-ance: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Psycho-logical Bulletin, 2012, 138(2): 353-387

[6]曹园园. 我国高校学困生成因及干预策略研究——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为例[D]. 武汉: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2010

[7]Jaret C, Reitze D C. Currents in a stream: college student identities and ethnic identities and their rela-tionship with self-esteem, efficacy, and grade point average in an urban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Quar-terly, 2009, 90(2): 345-367

[8]Sica L S, Sestito L A. Identity coping in the first years of university: identity diffusion, adjustment and identity distress. Journal of Adult Development, 2014, 21(3): 159-172

[9]Herrman S, Varnum E M W. Utilizing social class bicultural identity integration to improve outcomes for first-generation college students. Translational Issue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2018, 4: 165-175

[10]王纾. 研究型大学学生学习性投入对学习收获的影响机制研究——基于 2009 年“中国大学生学情调查”的数据分析.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11, 32(4): 24-32

[11]阮小林. 藏族大学生刻板印象威胁效应研究[D]. 重庆: 西南大学, 2009

[12]Oyserman D. Identity-based motivation: implications for action-readiness, procedural-readiness, and consu-mer behavior. Journal of Consumer Psychology, 2009, 19(3): 250-260

[13]Oyserman D. Identity-based motivation and consumer behavior. Journal of Consumer Psychology, 2009, 19 (3): 276-279

[14]杨宝琰. 身份动机理论及其研究.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54(5): 119-126

[15]Callero P. The sociology of the self.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2003, 29: 115-133

[16]Kitayama S, Duffy S, Kawamura T, et al. Perceiving an object and its context in different cultures. Psy-chological Science, 2003, 14(3): 201-206

[17]Owens T J, Robinson D T, Smith-Lovin L. Three faces of identity.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2010, 36: 477-499

[18]Oyserman D, Markus H R. The sociocultural self // Suls J, Greenwald A. 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s on the self. Hillsdale, NJ: Erlbaum, 1993: 187-220

[19]Markus H R, Kitayama S. Culture and the self: implications for cognition, emotion, and motivation. Psychological Review, 1991, 98(2): 224-253

[20]Kross E. When the self becomes other. Annals of the New York Academy of Sciences, 2009, 1167: 35-40

[21]Oyserman D, Markus H R. Self as social represen-tation // Flick U. The psychology of the social. New York: Cambridge, 1998: 107-125

[22]Marsh H W. A multidimensional, hierarchical model of self-concept: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justifica-tion. Educational Psychology Review, 1990, 2(2): 77-172

[23]Oyserman D, Fryberg S A. The possible selves of diverse adolescents: content and function across gen-der, race and national origin // Kerpelman J, Dunkel C. Possible selves: theory,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s. Huntington, NY: Nova, 2006: 17-39

[24]Hogg M A. Social identity // Leary M R, Tangney J P. Handbook of self and identity. New York: Guilford Press, 2003: 462-479

[25]Stryker S, Burke P. The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of identity theory. Social Psychology Quarterly, 2000, 63(4): 284-297

[26]Brewer M B, Roccas S. Individual values, social identity, and optimal distinctiveness // Sedikides C, Brewer M. Individual self, relative self, collective self. Philadelphia: Psychology Press, 2001: 219-237

[27]Tajfel H. Human groups and social identity. Cambri-dge,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1

[28]Brewer M B. Ingroup identification and intergroup conflict: when does ingroup love become outgroup hate? // Ashmore R, Jussim L. Social identity, inter-group conflict, and conflict reduction.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1, 3: 17-41

[29]Oyserman D, Kemmelmeier M, Fryberg S, et al. Racial-ethnic self-schemas. Social Psychology Quar-terly, 2003, 66(4): 333-347

[30]Spears R, Gordijn E, Dijksterhuis A, et al. Reaction in action: inter­group contrast in automatic behavior.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2004, 30 (5): 605-616

[31]Oyserman D. Social identity and self-regulation // Kruglanski A W, Higgins E T. Social Psychology: Handbook of Basic Principles. New York: Guilford Press, 2007: 432-453

[32]Sedikides C, Brewer M B. Individual self, relational self, collective self. Philadelphia: Psychology Press, 2001

[33]Owens T J, Robinson D T, Smith-Lovin L. Three faces of identity.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2010, 36: 477-499

[34]Oyserman D, Lewis N A Jr. Seeing the destination AND the path: using identity-based motivation to underst and reduce racial disparities in academic achievement. Social Issues and Policy Review, 2017, 11(1): 159-194

[35]Oyserman D, Elmore K, Smith G. Self, self-concept, and identity // Leary M, Tangney J. Handbook of self and identity. 2nd ed. New York: Guilford, 2012: 69-104

[36]Markus H, Cross S. The interpersonal self // Pervin L A. Handbook of personality: theory and research. New York: Guilford Press, 1990: 576-608

[37]Oyserman D, Destin M, Novin S. The context-sen-sitive future self: possible selves motivate in context, not otherwise. Self and Identity, 2015, 14(2): 173-188

[38]Oyserman D, Smith G C, Elmore K. Identity-based motivation: implications for health and health dispari-ties. Journal of Social Issues, 2014, 70(2): 206-225

[39]Oyserman D. Culture as situated cognition: cultural mindsets, cultural fluency, and meaning making. European Review of Social Psychology, 2011, 22(1): 164-214

[40]Oyserman D, Fryberg S A, Yoder N. Identity-based motivation and health.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2012, 93(6): 1011-1027

[41]Oyserman D, Lee S W S. Does culture influence what and how we think? Effects of priming individualism and collectivism. Psychological Bulletin, 2008, 134 (2): 311-342

[42]Bowen D, Hickman K, Powers D. Importance of psy-chological variables in understanding risk perceptions and breast cancer screening of African American women. Women’s Health: Research on Gender, Beha-vior and Policy, 1997, 3: 227-242

[43]Bowen D J, Christensen C L, Powers D, et al. Effects of counseling and ethnic identity on perceived risk and cancer worry in African American women.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 in Medical Settings, 1998, 5(3): 365-379

[44]Guendelman M, Cheryan S, Monin B. Fitting in but getting fat: identity threat and dietary choices among U.S. immigrant groups. Psychological Science, 2011, 22(7): 959-967

[45]Werch C, Moore M, Bian H, et al. Efficacy of a brief image-based multiple-behavior interven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Annals of Behavioral Medicine, 2008, 36 (2): 149-157

[46]Berger J, Rand L. Shifting signals to help health: using identity signaling to reduce risky health beha-viors.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2008, 35(3): 509-518

[47]Oyserman D, Brickman D, Bybee D, et al. Fitting in matters markers of in-group belonging and academic outcomes. Psychological Science, 2006, 17(10): 854-861

[48]Landau M J, Oyserman D, Keefer L A, et al. The college journey and academic engagement: how meta-phor use enhances identity-based motivat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2014, 106(5): 679-698

[49]Yeager D S, Romero C, Paunesku D, et al. Using design thinking to improve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s: the case of the growth mindset during the tran-sition to high schoo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2016, 108(3): 374-391

[50]Chao M M, Visaria S, Mukhopadhyay A, et al. Do rewards reinforce the growth mindset?: Joint effects of the growth mindset and incentive schemes in a field intervention.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General, 2017, 146(10): 1402-1419

[51]Obst P L, Zhao X, White K M, et al. Game identity-based motivations of playing world of warcraft and their psychological outcomes. Cyberpsychology, Be-havior, and Social Networking, 2018, 21(10): 655-660

[52]华桦. 论当代大学生的身份认同危机. 当代青年研究, 2008(10): 44-47

[53]Schiffrin H H, Liss M. The effects of helicopter parenting on academic motivation. Journal of Child & Family Studies, 2017, 26(5): 1472-1480

[54]Li Jie, Han Xue, Wang Wangshuai, et al. How social support influences university students’ academic achievement and emotional exhaustion: the mediating role of self-esteem. Learning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2018, 61: 120-126

[55]Pedersen D E. Parental autonomy support and college student academic outcomes. Journal of Child & Fa-mily Studies, 2017, 26(9): 2589-2601

[56]Anderson C, Hildreth J A D, Howland L. Is the desire for status a fundamental human motive? A review of the empirical literature. Psychological Bulletin, 2015, 141(3): doi: 10.1037/a0038781

[57]Alba B, McIlwain D, Wheeler L, et al. Status consciousness: a preliminary construction of a scale measuring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status-relevant attitudes, beliefs, and desires. Journal of Individual Differences, 2014, 35(3): 166-176

[58]Higgins E T. Value from regulatory fit. Current Direction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2005, 14(4): 209-213

[59]Bowen M. Family therapy in clinical practice. New York: Aronson, 1978

[60]Kerr M E, Bowen M. Family evaluation. New York: WW Norton, 1988

Identity-Based Motivation Theory and Its Implication to Academic Outcome of College Students

WANG Chunhua, WANG Lei

School of Psychology and Cognitive Science,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1; † Corresponding author, E-mail: leiwang@pku.edu.cn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theory of identity-based motivation which is a suited approach and social psychological theory about human’s motivation and goal-pursuit. In the perspective of this model, people act in a way that congruent with the identity primed by current context. Doing something or not was influenced by the perception of identity which comes to the mind. Related research involving in the area of health behavior and academic outcome was reviewed. It suggested that future research might consider whether some special identity types in certain culture context and undesirable identity might influence academic outcome among college students, as well as the moderate and mediate role of cognitive ability and personality factors.

Key words identity-based motivation; academic outcome; college student

doi: 10.13209/j.0479-8023.2019.090

收稿日期: 2018-12-31;

修回日期: 2019-05-10